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媒体融合发展下的创造性采访

——浅论《献给北川的橘子》《生命的味道》写作特色

郑艳华

2015年03月19日13:2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兴趣必将影响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必将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面对竞争和挑战,传统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加强创造性采集力建设,培养新闻记者采集信息的发现力、集合力和技术力三种能力,以优质的新闻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力,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媒体融合发展;创造性采集力;受众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里氏6.5级地震。新华社60多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星夜驰援赶赴鲁甸县、巧家县、会泽县灾情最严重的乡镇采访报道,第一时间向中国和世界发出了消息,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报道鲁甸抗震救灾全貌。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而言,重大自然灾难报道因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的特质,始终成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因此,重大自然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就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战场。当地动山摇,民众危在旦夕之时,包括新华社记者在内的众多媒体记者挺身而出,奋力向震区突进。而媒体同行如此密集报道“抗震救灾”进展,独家占有新闻资源已成往事。那么,如何报,怎样报,成为摆在媒体记者面前必须面对无法规避的事实。

新闻是什么?新闻教科书回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人关注“事”,围绕“事”而展开,对“事”报道较多。而重大自然灾难报道,除了冷冰冰的数字,高高在上的概念,面对撕心裂肺的场景,媒体记者还能报道什么?

一、以互联网思维 打造传统报道采集力

媒体融合发展集中了以往所有媒体形态同时又以迭代创新方式不断对传统媒体进行超越,其发展之快,影响之深,对传统媒体冲击之大前所未有。

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必将影响媒体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必将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人类自从有了信息交换活动,就有了采集的实践。当下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在推动媒体融合蓬勃发展的同时,更使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危机”。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面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只有运用互联网思维,由传统采集模式向新型采集力转换,才能不断推动传统报道走出困境、走出新路。

于传统报道而言,采集,顾名思义就是采访,主要体现在采编人员单体或团队的采访活动,比如到会场去采集新闻,到重大自然灾难、突发事件现场或热点地区采集新闻,到采访对象那里去采集观点,到基层一线去调查研究等等。然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视野下,新闻采集就必须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打破“一次采访——一条稿件——完成一个任务”的简单轨迹,构建一体化指挥、一次性采集、N次加工、多元传播、全媒体覆盖的现代传播体系,适应“真”“准”“快”“锐”“深”的传播要求,形成强大的报道声势。

二、多角度观察 创造性采集

新闻记者的首要职责就是采集信息。新闻发布会、会议、政府机构、企业团体和社会组织,读者来信、新闻热线、面对面交谈,是传统媒体记者的重要信息源。然而,新闻记者采集信息又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采集的信息质量的高下抑或优劣,往往取决于新闻记者的思想、能力、方法,决定了新闻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相对于传统报道采集,新型采集力的突出特征就是,海量采集,大数据加工,多终端呈现,因此,最大可能地占有海量素材,以及最大宽度地适配终端,是传统报道新型采集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那么,传统报道创造性采集,新闻记者需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既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内容的消费者。信息鱼龙混杂,众声喧哗冲淡真实信息,新闻记者如何第一时间更准确获得第一手信息,第一时间更快捷获得决定性信息,其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亲历新闻现场,不失为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新闻记者置身新闻现场,充分发挥“我在现场”的优势,充分调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功能,采集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品尝到的、触摸到的,包括内心的感受等信息,以敏锐的目光迅速抓住任何有价值的典型细节,并把大量的、有意义的细节组织起来,赋予它意义。只有培育敏锐的发现力,才能耳聪目明,去伪存真,拒绝随波逐流。

二是快速的新闻“集合力”。新闻信息的采集活动是繁琐而复杂的过程。按照传统报道方式,新闻记者一次采集整理成千上万字的采访素材,常常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只用上不到百字, 大量的采集信息只能沉睡在电脑里。在媒体融合报道中,新闻记者在采集信息时,不仅要原汁原味地记录受访对象的观点,而且要具备归纳提炼素材的能力,迅速地对采访记录和素材进行再加工,比如整理出精彩故事、精彩观点、精彩画面以及需要进一步采访的线索等。快速的素材集合能力,也是创造性采集力的重要内涵。

三是熟练使用的“技术力”。媒体融合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基础之上,而先进的、高端的、前沿的技术成果引领媒体融合发展。一次创造性采集的质量,决定新闻作品的质量,而创造性采集既是人的采访过程,也是掌控技术、人机合一的过程。新闻记者,要具备熟练使用采访设备的能力,包括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铱星电话、对讲机、电脑存储器等,对采访素材进行分类、加工、整合、存储、备份。媒体融合发展,既掌握采访技巧、又掌握新技术的记者,必然在融合报道中更加得心应手,抢占先机。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