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3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当前农民工就业问题报道探析【2】

——以《三湘都市报》为例

张明  罗丽君

2015年03月24日10:1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报道立场的分析

批评报道共9篇,表扬性报道共4篇,中性报道共9篇。其中,8篇批评性报道主要关注农民工讨薪以及有关援助问题,另外1篇关注了农民工工伤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此类报道均对农民工有预警作用。然而,讨薪报道大多数揭露的是包工头的问题,并未从劳动保护法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其欠薪的根本原因与相关制度保障性作用是否发挥到位,因而内容立场同质化严重,无非就是农民工讨薪无果,媒体出面曝光问题,然后农民工讨薪成功。当然,这也是报纸应该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

表扬性报道相对较少,其中,关于农民工精神生活状态2篇,树立典型人物的有1篇,农民工子女教育的1篇。从性质上来说,未把着眼点真正放在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上,而是放在个别人物积极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上。但从深层次来考虑,农民工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民工工资遭遇拖欠、工休时间、工伤保险得不到保证等早已是“老大难”问题。该报直面严峻现实问题,没有过多策划运作表扬性报道,也算实事求是。

中性报道大多从客观的角度报道农民工的就业情况、维权问题、相关政策法规等。其中,该报关于农民工就业新闻有3篇,1篇介绍农民工“回流”务工现象,1篇以200字的消息推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大型招聘会,另1篇关于失业农民工寻找“东家”再就业。

三、报道内容的特征及分析

所有报道中,涉及农民工讨薪、援助的共8篇,农民工维权的共4篇,就业的共4篇,有关农民工精神生活的2篇,年轻人对农民工态度的1篇,农民工工伤的1篇,农民工子女教育的1篇。

可见,其中涉及农民工讨薪的报道比例最大。《三湘都市报》所关注的焦点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市井新闻。其受众群大多为城市居民,平均年龄为38岁,读者大多关注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从这点来看,讨薪作为农民工就业中的热点问题,既符合报纸的价值取向,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读者阅读的需要,提高了读者对媒体的关注度。报道一方面以农民工讨薪新闻博得受众眼球,另一方面以媒体或相关社会机构援助的形式为农民工提供解决办法。

单方面报道讨薪或者援助问题的分别只有1篇。2013年12月~2014年1月,该报特别推出“温暖农民工回家路”系列专题,期间共发表新闻6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讨薪问题,报道一般将责任归结于未付工薪的包工头,然后利用舆论压力使其为农民工买单,而未真正涉及这一薪资支付过程中的相关制度保障问题与无法支付薪资的深层原因。

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报道共4篇,其中2篇连续报道分别是《农村娃被撞残,法院判赔百万》《“同命同价辩来的百万赔偿”》,从中可看到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尤其是对待子女的社会保障问题,而法院的判决也体现出政府对维权意识的肯定与鼓励。另外2篇报道则强调从政策法规上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权益。

其它报道则大都通过具体的人物特写来展现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比如《他为何放弃15万年薪,从白领转行当农民工?》一文,通过对涂建华放弃白领工作,转行当农民工这一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来呈现当代年轻人对农民工的态度和看法,选题特别,引人深思。而《干完建筑工活,他就在工棚作画》一文,则通过40岁农民工李盛明在活动板房宿舍里,用一盒12色马头牌颜料、机制毛笔创作出了一批中国画这一新闻展现了农民工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四、结论与启示

1.主要结论。《三湘都市报》的农民工就业问题报道基本符合其办报理念,具有一定的贴近性与指导性。但从内容分布看,总体上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关注过少。这说明社会及媒体对农民工就业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较低,尤其是涉及到诸如待遇、工伤赔偿、薪酬福利等农民工就业的本质问题时,关注度尤其低。从报道时机而言,报道主要集中在年末,平时鲜有关于农民工问题,使公众容易忽视这一群体的存在及其利益诉求。

除了年末“温暖回家路”以及其它几个关于典型人物的专题报道,几乎没有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专题报道,使读者对农民工就业问题难以获得全面而系统的认知。而对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报道只停留在帮助讨要欠薪的层面,未从制度层面探讨与报道,从而使报道的深度性不够。

2.解决思路。首先,加大都市晚报类媒体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动态消息和专题报道的数量。比如,加大相关招工信息的公布,为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免费、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并可以参加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2]。

其次,报纸的新闻评论版块,应该对农民工就业问题多进行理性而有效的分析。如今,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泛滥,单纯、零散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报纸应该积极整合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论,使农民工就业问题报道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再次,加强报纸的深度报道,积极策划相关专题,以求对某一农民工就业问题能有一个完整深入的认识。报道务必灵活运用多种报道手法,使读者易于接受新闻信息,增强报道的舆论效果。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如果把20世纪80年代初外出的农村人口为第一代,则20世纪90年代次外出的为新生代[3]。两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区别较大,在对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的态度上有较大区别,可进行深入挖掘。

最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积极与读者互动,将更多农民工就业问题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报纸上,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吸引受众。

(作者简介:张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师;罗丽君,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余英杰.1100万返城农民工尚未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80/politics/2009-03/11/ content_10987354.htm.

[2] 黎建飞.强化劳动监察的意识与职能[J].中国劳动保障,2005(12).

[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