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传统纸媒发展遭遇困顿,面向特定社区受众传播的社区报应运而生,并且被冀望成为报业转型的突击手。在此背景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于2013年3月进军社区报市场,跑马圈地并实现快速扩张。笔者试以广州日报社区报为例,总结其两年来的经营模式、操盘经验以及现实困顿,拟为社区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社区报;社区;互联网思维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有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寻自己的风口。近年来,遭遇新媒体强烈冲击的传统媒体也在努力拓展自身发展的蓝海,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社区报似乎成为了各大纸媒竞相抢滩的领域,尤其是在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社区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新闻晨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纸媒纷纷布局。由于社区报符合分众时代的市场细分特点,再加之在国外有读者群稳固、高盈利率的成功实践,故人们期待在国内社区发展并不成熟的背景下,崭露头角的社区报能够为不景气的报业市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报业发达的广东地区,敢为人先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审时度势,于2013年3月18日在佛山市大沥镇和清远市创办了两份社区报,此后陆续在增城、从化、惠州、东莞等地开设了13份社区报。然而,受到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广州日报社区报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此,笔者试总结其两年以来的发展模式和操作经验,拟为社区报的成功突围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一、广州日报社区报的发展特点
1.布局:凸显区域化和城镇化。社区报,在其西方发源地其实有着严格的定义,西方所谓的社区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大城市的一个社区,也可能是一个小城、小镇等,这些城镇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离核心城市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车程;二是有自己相对独立完善的地域文化;三是有自己相对独立成熟的商业体系等。《大沥社区》就是这种“社区概念”下战略布局的产物,素有“广佛黄金走廊”之称的大沥是佛山南海区的一个镇,毗邻广州西部,该镇生产总值逾400亿元。相比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媒体资源相对稀缺的三四线城市亦成为广州日报社区报首选目标,因此,该报相继进军清远、惠州、东莞、肇庆等地级市。
2.内容:强调贴近性和服务性。作为社区报,在内容上须强调贴近性和实用性,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息息相关的社区新闻和服务信息,如增多家政、家教、培训、求职等实用性资讯;形式上宜以“专”为特色,通过专版、专栏、专题加以推进。如社区宝宝、社区宠物等活动,都是很好的创意。比如,《东莞社区》在母亲节和“六一”儿童节前夕,分别推出了“帮妈妈上头条”和“帮宝宝上封面”的专题策划,引发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
3.广告经营:“大小通吃”。广州日报社区报的广告经营大多实行“广告外包保底”的运作模式。据负责人吴国华介绍,进军一个地方,一般会选择当地有一定实力和资源的广告代理商进行合作,这种模式便于降低风险,快速扩张,多点布局,从而通过规模效应完成总体高额盈利。
在经营实践中,广州日报社区报有两点经验值得分享,一是“大小通吃”。对社区报来说,能吸引大的品牌客户自是好事,而势单力薄的小商家也是社区报的目标客户,小商家没有财力去大报打广告,那么定位精准、价格门槛较低的社区报成为其优选。于是,如教育培训、餐饮住宿、养生保健等广告在都市报中属于收费低廉、琐碎费力的“鸡肋”,但在社区报可以成为“主流”。
其次,社区营销活动也是该报一大亮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愈发重视“社区营销”,而社区报服务半径较小,组织策划互动性较强的社区活动一举两得,一来赢得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来也可以从中挖掘商机,如《东莞社区》在2014年就举办了10场有经济收入的“社区节”,为居民搭建邻里互动和才艺展示的平台,且提供便民服务、公益项目和文艺汇演。社区的封闭性和住户的集中性,再加上活动的互动性和公益性,使得参与其中的企业能较好达到品牌传播和精准营销的效果,之后不少大型企业纷纷寻求冠名等合作,这正是社区活动营销的吸引力所在。
4.发行:注重分众化和精准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分众媒体,社区报对其发行的目标对象与发行量都有特定的要求。“社区报”词汇的创造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教授Ken byerly曾提出,社区报发行量应该在3万份以下。在广州日报社区报的发行实践中,各地社区报发行量一般都在3万份左右,规模较小的地方如大沥、从化发行量略减。
在报纸发行营销中,在同样发行量情况下,报纸发行越密集,广告传播效果越好;报纸发行越分散,广告传播效果越差,这一现象称为报纸发行营销的“小市场大影响”原理。因此,在发行范围和目标方面,强调精准发行和密集覆盖,主要是选择具有消费能力的商圈及人员密集的生活区。如《东莞社区》主要是在主城区的四大商圈及中高端楼盘进行派发,《清远社区》的发行主要覆盖清城区和清新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