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3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3】

李  侠

2015年03月24日15:13    手机看新闻

(二)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多渠道拓展稿源

稿源建设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获得优质稿件的重要渠道是建设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为了扭转近年来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一般稿件过多、优质稿件不足的问题,要变办公室被动等稿为走出去主动寻稿、约稿。

一方面,要按照期刊的定位和报道方向,对已有的作者群和潜在的作者群进行有效的细分,形成目标作者群库,通过建立期刊与作者的经常性信息沟通和联系机制,争取优质稿件的动态来源。

另一方面,要依托期刊所在地的社会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跟踪当地的农业高校、科研单位及政府科技推广部门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主动向课题组专家、学者约稿,及时报道项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也要加强与当地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的长期性合作,通过其科技示范推广实践的总结凝练,宣传报道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典型示范推广模式。

以陕西农业科学为例,近年来该期刊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优势,通过调整期刊定位,增加特色栏目,紧跟学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进展和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活动,为期刊争取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既保证了期刊的学术质量,也改善了期刊的作者群结构,从而保证了期刊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高素质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

编辑素质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就难以办出精品期刊。目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既面临着学科分化与交叉不断加深及期刊来稿复杂性对其专业知识要求提升的挑战,还要面临着掌握和应用电子化、网络化等现代期刊编辑出版手段的压力。因此,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编辑意识,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对稿件质量的分析判断能力。

一是编辑人员要通过积极参加行业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期刊培训活动和自学等多种方式,了解期刊出版的政策法规,熟悉专业科技的发展动态,掌握编辑的先进手段,提高编辑综合业务素质,使期刊编辑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编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熟悉计算机、传媒等相关知识的应用,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编辑队伍。

二是编辑人员要坚持对作者和读者双重负责的原则,以质量为本,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和报道方向,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判每一篇稿件,遴选优质稿件,杜绝人情稿,并做到精选、精编、精校的有机结合,从内容上保证刊物的质量,形成高质量期刊与高质量稿源的良性循环。

三是在坚持“三审一定制”的前提下,结合期刊本身的实际,不断探索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主编复审与终审之间的有效对接方式,从稿件的编辑初审、审稿专家选取、审稿意见的分析利用、向主编提供信息等多个环节,不断强化责任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编辑工作流程,提高编辑质量,缩短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

(四)转变办刊思路,创新期刊经营机制,增强期刊活力

结合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版面费低、发行量少、广告经营困难的实际,必须创新期刊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与地方其它农业期刊的交流与协作,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稿件互荐、经验共享、宣传互换等方面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编辑部之间有效联合的办刊模式,促进期刊集约化发展;二是在适当增加期刊出版数量的同时,通过缩短出版刊期或增加页码的办法,将刊期结构由现在的以双月刊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月刊、旬刊为主,增加作者发表文章的机会,以满足读者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三是要在争取主办方强化对期刊支持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涉农组织作为期刊的协办单位,并多途径争取涉农企业利用刊物进行广告宣传,这样既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又增加办刊经费来源;四是期刊除了通过邮局征订、与相关刊物互登征订广告外,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效率高的特点进行自我宣传和征订发行,此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学术会议、技术推广活动等渠道,向科技人员赠送刊物,提高刊物知名度。

(作者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业科学编辑部编辑)

参考文献:

[1] 张治国.以陕西为例看学术期刊转企改制面临困难与出路[J].中国出版,2012(8).

[2] 边全乐.我国农业期刊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2(10).

[3] 曹淑华.论缩短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J].安徽农业科学,2005(10).

[4] 高春新,张颖.中级农业科技期刊定向与定位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2).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