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3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论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2】

吴承诚

2015年03月24日15:36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主持人和观众的接触

虽然观众在现场观看节目的录制过程,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和受访嘉宾进行直接交流的。这时候就是主持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有的主持人会就受访者的某个话题到观众群里进行访问,有的主持人干脆把观众请到台上一同参与节目录制。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像润滑剂一样,把受访嘉宾的情况和现场观众的问题、观点交代清楚。

主持人能用观众的眼光来看自己的节目是非常可贵的,所以说把握好了现场观众这一环节,能极大调动节目录制的气氛,无论是受访嘉宾、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融入其中。

一度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就特别擅于和现场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给笔者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他会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称呼观众“大爷”、“大妈”,所用的语言也是平实而真诚,使人没有距离感的,他对待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是以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和他们交流,比如在年龄稍小的观众发言后,他会轻拍对方肩膀示意对方坐下,很多观众都说崔永元就像自家邻居,在谈论问题的时候,总是使他们敞开心扉,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就是崔永元充分运用人际传播的效果。

四、现场导演和主持人的沟通

主持人和现场导演之间的交流可能影响整个节目的进程和效果。进过演播室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录制或者直播,都得看导演的指示。这是因为现场导演在其中起到了一个连接主持人和电视机前的受众的作用,他们负责“把关”节目质量,并且及时把录制中的重要讯息传递给主持人。

主持人在节目中好比一场音乐会的演奏者,“调场”则是指挥。在《挑战主持人》的录制过程中,主持人多次和“调场”就走位问题、灯光问题等进行沟通,“调场”就主持人反馈的问题再和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协调,过程虽然短暂,但是显示出的专业素养令人称道。

由于节目录制现场人员复杂,时间有限,主持人不可能做到和每个人都进行人际传播,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也许主持人、嘉宾、参赛选手是主角,但是现场录制的时候“调场”是控制整个局面的人。这也有助于节目及时调整录制轨道,实现更好的录制效果,奏出更加和谐的乐章。

五、直播录制和录播录制中人际传播的区别

前文讨论的是录播节目录制的一些基本情况,直播节目与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直播节目一般是延时30秒播出,所以直播节目的录制应该一气呵成。为了不影响节目录制出来的音画效果,主持人和导播之间通常是用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在直播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往往是接受导播提示的一方。这就要求主持人和导播事先多沟通、多交流,及时反馈和总结,互相熟悉各自所表达的“符号”的意义。

大家熟知的大型早间新闻直播节目《朝闻天下》中,有一次主持人在播完一小节之后补妆的画面,被导播以直播的方式“切”给广大的观众朋友看,虽然观众们都纷纷表示理解,但是这确实体现出主持人和导播之间人际交流不足导致的一些纰漏。其实一台机器背后都是人在操作,所以人和人的交流显得至关重要。主持人和导播之间加强人际交流,能使得新闻节目的录制更加顺畅、更加自然。

六、结 语

当今时代正处在一个剧烈的转型期与变革期之中,近代电子媒介的诞生到发展再到高潮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如今飞速的发展,使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研究领域互相交错、相容。

电视节目属于大众传播中的一种,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是个体。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而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而人际传播的对象也是个体。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而人际传播的信息丰富而复杂[3]。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而人际传播则双向互动交流很强。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人际传播是非制度化的传播[4]。人们应该发挥人际传播的诸多优势来提升大众传播的效果,共同营造一种更加贴近人性的传播模式。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5] 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人文关心[J].国际新闻界,1996(6).

[6] 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9).

[7] 王怡红.人与人相遇[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8]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 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0] 张炯等.中国文学史:第九卷·当代文学编[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11] 科研.刘娜.情感类谈话节目:感性至上与理性回归[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

[12] 宣伟伯.传媒信息与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13] 陈力丹.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J].国际新界,2005(3).

[14]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杨沫专集[G].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9.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