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剩女”焦虑的媒介呈现

——以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为例

范琳琳

2015年03月25日13:49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在各电视台热播的同时,关于婚姻与家庭的话题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女主角“桃子”作为“剩女”,其所遭受的一系列社会压力,让观众认识到女性“被看”的地位、“孝顺”的窘境和作为“母亲”角色的压力。桃子作为一名“剩女”,虽然比较独立自主,但还是避免不了主流思想对其的审视,摆脱不了话语霸权塑造的“他者”形象。要构造平等、进步的性别观念,就要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基础上,尊重选择、包容多样。

关键词:剩女;咱们结婚吧;他者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以“恨嫁女”和“恐婚男”为噱头。全剧以相亲开始,以男女主角的婚礼结束,聚焦于当代人的“婚姻”。此剧一经播出就聚焦了媒体与大众的视线,婚姻与家庭的纠葛再度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整部剧看似轻松快乐,但是实际上剧中渗透了“剩女”的恐慌与无助。

据2006年教育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称,所谓“剩女”即为“长得漂亮、学历高、有思想、有品位,十分自我和清高,却没有男朋友的那种女孩子”。①本文以《咱们结婚吧》的女主角桃子为例,剖析剩女的困境和焦虑。

一、焦虑一:剩女——新鲜的“被看”

全剧伊始,女主角桃子便带着“剩女”的标签面临轰炸式相亲,她32岁的年龄更成为她受到鄙视的原因。在剧中,一位相亲对象一语道破社会对“剩女”的鄙视:“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三十岁的老剩女,也就有几分姿色而已,早该打折处理了,你凭什么这么牛气。”

在消费社会中,女性成为商品,被物化为愉悦男性的客体。在观赏的幻想下,男相亲对象将对方作为“他者”,在审视和挑选中证明自己的权力。“打折处理”凸显了男性将女性作为商品的蔑视,并且更加强调女性不仅是商品还是保鲜商品,是随时间而贬值的商品,这就将女性放在岌岌可危的状态下,这种文化和社会的逼迫造成女性的自我认同贬值。在电视剧中,桃子和她的好朋友未未就一再被身边的人强调,也不断彼此催促“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女人,一天天都在贬值。”这样的自我认同既是社会赋予她们的标签,也是她们的“镜中自我”。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照映着对方。②剩女通过想象别人如何想象她们以期在人际传播的交往中定位自己。当社会普遍认为剩女贬值,剩女的价值观自然也会扭曲。

如此周而复始的告诫,强化了大龄女性的焦虑心态,作为被看的“他者”,女性让出了选择的主导权,并且还让男性将这一“被看”的对象按照年龄划分了等级。女性的保鲜期随着年龄逝去,她们以被动的姿态承认自己的弱势。在此,女性的年龄不仅是自己的生理属性,更是自己被评估的尺度。男性的主导地位在这种等级秩序中得到彰显,并以此种压抑和统治的手段获得男性权力。各种“形体美”的标准亦是男权在女性肉体上打下的“标记”,通过对女性身体的“规训”来达成对女性的控制。

在剧中,女主角桃子的外貌一再被提及,在桃子妈妈薛素梅看来,桃子应该在自己还年轻漂亮的时候,将漂亮的脸蛋这一资本发挥作用,以此换取有钱的老公,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在这里,桃子被强调的是由男性来判断的外在。女性的价值不仅由外貌来确定,而且外貌与男性的资产直接挂钩。用桃子的话说:“你有一个豪车,我就得有配得上您这豪车的三围,我有这脸蛋,你是不是得有我这配的上脸蛋的别墅啊。”

二、焦虑二:剩女——被逼迫的“孝”

在剧中,桃子的妈妈薛苏梅和桃子为了结婚不断争吵,在妈妈薛素梅看来,桃子要做一个孝顺和听话的孩子就要完成结婚的任务。她曾在桃子放弃一个相亲对象时,大发雷霆,她认为结婚并不是桃子的权利,而是她的义务,是她对家庭的贡献,结婚和孝顺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实际上就否定了未婚女性的独立自主性,本质上是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传统观念进行到底,即希望丈夫接替原来家庭对女性负责到底。说到底,这是父系权力对女性依附地位的强调和逼迫。未婚女性仍不被承认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尤其是女性被迫与男性结合以获得社会的成熟承认。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也面对这样的生活:在家的时候听从父亲,后来嫁为人妻,娜拉从父亲的手中转到了丈夫手中,丈夫爱什么,她就爱什么。这种交接是父系社会的控制的手段,女性是男性的附属,智慧和感情都不被需要,顺从才是秩序下的首要因素。然而剩女却恰好违背了这一原则,她们有智慧、有质疑精神、渴望独立,因而社会做出了激烈反应,舆论则对其大加指责。

更深一层探究这种逼迫的原因,可追溯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家庭的起源》。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改变了全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也激烈地改变了家庭中的关系,女性也因此成为附属,成为需要交接的对象。私有制使占有者成为家庭中的统治者,妇女在生产交换性剩余产品中尽管是必要的,却是从属的,妇女沦为受监护的人,或为人妻,或为人女,一句话,不再是独立的社会性承认。

李银河曾这样总结到:“单身女人所代表的自由,是一种选择的自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在不自由的年代,结婚是女人惟一的生活方式,是她们不得不做的事,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一些女人有了选择不结婚的可能性。这是她们在成为都市人和现代人之后才拥有的选择。归根结底,所谓自由就是选择的可能性。” ③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