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梁启超办报思想对当代党报发展的价值

周楚怡

2015年03月25日14:12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梁启超一生的办报实践长达二十七年之久,参与或支持报刊达十七种,其办报思想对当代党报的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一方面,我国党报理论是对梁启超办报思想的延续,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对梁启超的办报思想进行再思考,会发现党报需要更重视其“耳目”功能,注重亲民性、传播主流文化、培养新时代“新民”、增强新媒体影响力以及党报人员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等。

关键词:梁启超;办报思想;党报

梁启超认为,报纸是政府的“耳目喉舌”,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和舆论阵地,并强调报刊监督政府的功能。他在报业实践中一直坚持报刊“开民智”、教化民众、培养“新民”的作用。

我国的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一理念沿袭了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梁启超的办报思想是我国党报理论的主要渊源之一。在新时代,党报面临传媒格局变化、中国社会转型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党报如何应对新时代的变化,如何发挥党报在新时代的作用,在此,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当代党报的发展显示出新的价值。

一、当代党报发展理念对梁启超办报思想的延续

回顾梁启超一生丰富的办报实践,其新闻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当代党报的发展理念与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相延续,二者呈现着一定的“暗合”。

(一)“耳目喉舌”论

梁启超继承魏源和洪仁玕有关报纸是“通情”工具的思想,在《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明确指出报纸的“耳目喉舌”功能:“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他通过论证国家“强弱”与国情“通塞”的关系,来强调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情的通与塞。在戊戌变法时期,他主张报纸 “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梁启超的“喉舌论”一直沿袭为我国的党报理论,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当代党报的发展也一直坚持“耳目喉舌”论,发挥党报在舆论宣传、舆论反映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新闻的“两种功能”

梁启超先生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称道:“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这是对“耳目喉舌”论的新发展,他认为报纸可以监督政府,引导国民。这种新闻思想是受到了西方新闻思想“第四权力”的影响,但鲜明地体现了新闻的监督功能。对于当代中国的当代党报在新时代的发展,首先还是要坚持新闻在“监督政府”和“引导国民”两方面的功能。党报历来都被认为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喉舌”不是“传声筒”,新时代的党报发展,要继续坚持新闻的传达政府信息,监督政府行为的功能。新闻机构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代言人”,是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新时代的党报只有履行好这两方面的功能,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有所发展。

(三)“新民”思想

梁启超从戊戌变法时期“开民智”,到日本流亡时期《清议报》宗旨“增长支那人之学识”和《新民丛报》的“新民说”,再到晚期的《国闻报》“灌输世界之常识,以风人之旨”和《庸言》“在浚牖民智,熏陶民德,发扬民力,务使养成共和法治国家之资格”。有学者认为,《新民说》是依据《中国积弱溯源论》对中国“病源”的诊断而开出的“药方”。

当代党报和其他类型的媒体也在这方面得到延续,新闻通过传达信息、制作节目以达到“教育”受众的目的,这也体现了传媒的“知识传承”“教育”功能。当代党报要在新时代发展,除了坚持“耳目喉舌”功能,在引导国民,增长国民知识方面应更加重视。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垃圾信息泛滥、浅阅读浅薄受众思维的状况下,党报更应该发挥其权威、公信的优势,改革文风和与受众的沟通方式,变高高在上的“教育”为平等的“沟通”,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民众,这样才能起到引导国民的目的。

(四)新闻编辑“四原则”

在党报改革文风和沟通方式方面,梁启超提出了新闻编辑“四原则”思想。梁启超认为,办好报纸有四条原则,“一是宗旨定而高,二是思想新而正,三是材料富而当,四是报道确而速”。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报纸要选取新思想,报纸内容要知识丰富、全面,对材料严格选择,要准确而且迅速地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这四条原则对当代党报和其他新闻媒体仍具有巨大现实意义。

对于当代的党报而言,新媒体的信息报道迅速、更新及时,但呈现出内容失实、信息浅薄、导向不正等错误倾向。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政府的“舆论阵地”,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新闻的报道速度,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党报的价值理念,正确引导舆论,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坚持群众路线,要介绍正确的、顺应时代的思想,防范西方错误思想对我国民众思想的侵蚀,要用丰富的材料、准确的报道、深度的解读来引导受众,防范网络媒体中错误舆论和谣言对民众的误导。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