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从“西安交大副校长换届”媒体报道事件反思我国媒体相关问题【2】

杨露

2015年04月01日14:4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二、启示

1、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

意见领袖在社会化媒体中可以扮演强势内容源、信号放大器、流向调节阀、意见气候营造者等角色,这些角色造就了他们的议程设置能力,他们的信息与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化媒体中信息与意见的走向。

在新媒体时代,大量复杂嘈杂的噪声,使公众迷惑,除了专业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把关外,公众也应具备搜索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判断以及自我解读的能力。受众不仅要进行海量信息的摄取、将某一事件放置在能解释其意义的时代和政策背景中解读,同时要尽力排除群体环境的干扰。

在发表言论时,要对自己的观点负责,避免对他人权利的侵害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

全面的碎裂化和全面的群体化都有其负面影响。前者可能意味着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声音可以主导,群体之间缺乏信任感,网络空间充斥着未加证实的缺乏责任感的言论。后者则意味着群体之间毫无交流,自说自话,形成严重的群体极化。两种情况在社会遭遇重大危机和风险的情况下都会导致民众对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敏感,无法安排自己的生活,遭致损失。 在此次媒体事件中,会发现有部分网民面对宣泄式的舆论表现出了冷静和智慧,他们就像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舆论领袖,促使意见的表达趋向事实与理性。

2、重建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媒体应该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不应当以博取眼球为首要目的,要求每一位编辑记者都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恪守新闻规律和准则,在新闻报道上严格要求,自觉抵制“标题党”,以负责任的态度,用站得住脚的事实,提升自身公信力,消融偏见和化解矛盾,扩大社会共识,促进整个社会的相互理解、包容和和谐发展。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人民群众的重托,他们的一言一行绝不是个人形象的展示,而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一方面,媒体工作者承载了公众的信任寄托,即所谓“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另一方面,它作为社会公器,反映社会舆论和民众呼声。如果媒体丧失公信力,那么公众将失去判断参照,无法完整认识社会的真相。

新闻是一种专业,强调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其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尽管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和标准不完全相同,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则需要遵守。比如,新闻工作必须严守中立,服务于全社会公众利益;要做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等等。这就是新闻传媒应该履行的社会承诺,也是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职业期待。著名媒体人胡舒立曾经表示,有一点她始终相信,即“媒体不为商业利益所侵蚀。维持报社的独立性,建立在公众中的信誉,才会最终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3、对网络环境进行监管和把关、引导舆情

为了防止新闻失实,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产生危害的“标题党”行为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要始终坚持把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严厉打击“标题党”、相关部门要加大监控力度,及时发现一些报刊和网站出现的“标题党”问题并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出现问题的新闻单位首先对“标题党”问题的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然后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对出问题的新闻单位和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网上每天都在生产出海量的信息,政府可以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对像腾讯、百度、新浪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上生产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各种舆论及其代表的群体,从而有的放矢地加强信息公开和交流。加强对网民的了解,建立可控机制。

4、保证信息公开自由流动是公关的有效策略

一直以来,涉及政府机构的谣言更容易得到传播,近年来政府及高校负面报道频频出现,更使网民的整体评价不佳,以至于有任何批评或传闻都能够被立即相信为可能。

实际上,谣言的产生是由于信息模糊和不公开。因此,及时公布真实的信息,会扭转人们的心理倾向性,将使谣言的传播范围和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如在此次媒体事件中,网民的误解主要集中在副校长的突然换届背后的原因或者说是“隐情”是什么,在《西安交大回应一天内更换6名领导:正常换届》一文中,记者就从领导的平均年龄、个人履历和政策解读三方面予以介绍,清楚明白,坦坦荡荡,谣言不攻自破。

如果按照201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规定全面加强网络实名制,就抑制不良信息传播而言,可能收效甚微。可以预见,一旦时机成熟,各种网络谣言还会再次发生,这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最为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将在数字技术时代延续下去。我们并不能指望彻底消除各种谣言,更加理性有效的办法就是信息公开,通过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强化主流媒体的合力来推动网络空间信任的形成。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1】 胡凌.《网络传播中的秩序、谣言与治理》.文化纵横(京).2013(10):40~45页

【2】 朱继东.《“标题党”泛滥的危害、根源和对策》.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9).

【3】 刘行芳,刘修兵.《兑现专业承诺与重建传媒公信力》.新闻爱好者.2014(3):4~9页

【4】 翁杨.《新闻扭曲真相的因素分析》.当代传播.2005(4):37~39页

【5】 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2~60页

【6】 郭璐,薄立伟.《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受众阅读心理的影响》.新闻界. 2011(7).

【7】 彭兰.《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互联网群体互动效果的两面观察》.当代传播.2014(2):4~7页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