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英敛之的宗教观对早期《大公报》评论思想的影响【2】

邹悦

2015年04月02日10:5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四、新闻评论中的宗教救国说

但同样英敛之也是一个有救国抱负的文人,他同样在为中国的出路做着自己的探索。他笃信西方宗教可以拯救中国,这也是他努力地将自己的这两种身份融为一体的表现。当这两种社会角色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有时倾向于遵循独立的“士”的道德品性,而不愿让信仰压倒一切,有时候又会将信仰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维护和弘扬。当其他报纸登载不利于天主教的新闻时,英敛之会写文章进行反驳。曾有一家报纸发表文章说“保定、高阳一带,教民无故逼民入教,民间不服,互相斗殴。”英敛之随即在《大公报》上发表评论《驳商报论逼民入教事》,在文中,他这样写到:夫教理无论为天主,为耶稣,最贵信仰自由,尤贵心诚志笃,断无逼人入教之理。查教中戒律虽多,要以爱主爱人为总括,教士等虽不才,安有以朝乾夕惕,口诵心惟之宗旨,而显相违背,以害人扰世为乐乎?这很明显是在为天主教辩护,《大公报》甚至还为此曾被扣上“名为公,实则不公”的帽子。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这篇报道的真实性已无法考证,但是天主教对于英敛之的影响,对于《大公报》本身评论风格和内容走向的影响可见一斑。

英敛之的宗教观并非只是在维护天主教上,也体现在他的“宗教救国说”上。而“以宗教救中国说”也从反面维护了天主教。它们二者并非脱节,而是相辅相成的。在英敛之眼里,中国民众为何无知,为何麻木不仁,原因就在于没有信仰。所以他在《以宗教救中国说》的评论中说:何以无中国?中国国魂丧失也。国魂胡以丧失?民群无爱国思想也。民群胡以无爱国思想?自固其灵魂而未曾释放也。灵魂何以不能释放?无文明教化也。何谓文明教化?宗教是也。所以哪怕是一个教徒,他的思想核心依旧没有发生过根本的变化,依旧是拯救国民思想,唤起民智。一连串的问句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起到当头棒喝的效果,而且慷慨激昂的语气,很能够唤起普通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共鸣。

五、抑中扬外的评论走向

以西方宗教为参照物,英敛之将天主教与中国民众普遍的“信仰”进行对比,从而认为自己找到了中国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他在评论中越来越偏向于一种基调,那就是“抑中扬外”。1907年5月9日的《大公报》发表评论说:文明者何?顺乎公理而日益进化之谓也。野蛮者何?悖乎公理而不能进化之谓也。各国之发达进步,日臻富强者,皆宗教之导其源,断非诬语,而中国之所不治者,因事事无不与西洋相反。由于英敛之是《大公报》的主编,也就是所谓媒体的“把关人”,信息的选择都要经过他的过滤,所以《大公报》呈现出的报道几乎都和他个人的观点不冲突,也就是符合宗教气息浓厚的媒介氛围。因为在英敛之眼中,西方宗教才是治疗中国痼疾的良方。

一直以来,英敛之对于中国民间信仰的认知都比较固定,那就是愚昧、落后和迷信。他不遗余力地对传统民间信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在《大公报》上曾刊载过这样一篇评论文章,虽不是出自英敛之之手,但是却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这篇文章这样写道:“故此信佛媚神的习气,深入中国人的脑子了。妇女们更不用说咧,我尝见,初一十五,妇女入庙烧香,拴娃娃的,还愿的,赛会献戏酬神的……再说那天主、耶稣、回回这三教都是劝人为善,宗旨也有不同。近数十年,这迷途的愚民,被天主、耶稣二教,教化醒了不少。”《大公报》的评论风格到此已经呈现的非常清楚。到后来,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时,竟有人奋不顾身保护城隍塑像,待天津回归中国人之手后,又欢天喜地将城隍泥像迎回。英敛之为此事奇怪不已,便在报上登载评论《论天津收复城隍庙事》。该文连用五段“呜呼!噫嘻!”开头,极尽悲愤之言论。后又有慈禧太后做梦,梦见为清朝自缢尽节的大臣成了都城隍和都土地,便要大兴土木修建庙宇,1903年9月13日的《大公报》顶着政治压力,大胆嘲讽道:噫!真可谓说梦话矣。后来补充评论说:中国人信邪之心,至死不悟。类似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反对迎神赛会的《祈年辩》、反对天津皇会的评论、对谷神信仰的批判和反对定海县“三月东岳会”的报道比比皆是。但《大公报》最为出色的一点就是也并非完全一竿子打死,它仍然认为:中国旧有的好风俗真不少,外国新添的好风俗也很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常常比较。

六、观点整理与归纳总结

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的评论,从标题到内容都有着比较统一和格式和风格。标题往往清晰简洁,论某某事,或是驳某某事,立场鲜明而坚定。在写作手法上往往喜用排比、疑问、反问、惊叹等情感力量极为丰富的符号,来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有力。内容虽然庞杂,但是无非也就是批判传统迷信习俗、渴求君主立宪,反对暴力革命、倡导男女平等和教育平等、传播天主教思想等。但就是由于《大公报》的“敢言”,才能够启发更多的民众和知识分子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英敛之创作的评论,感情丰富,言辞掷地有声,充满着悲悯的气息。这一方面是文人知识分子的常态,另一方面确实与他自己一直笃信的天主教思想分不开。西方宗教带给英敛之的不仅仅是信仰,而且是一种对于平等,对于自由,对于博爱的坚定。英敛之是不带功利色彩的信仰者,所以这些特质在日复一日的宗教活动中融入了他的血脉,又通过他融入了《大公报》的血脉。他能够看到中国人的信仰缺失,并不停通过发表评论的手法试图唤醒中国人的信仰,虽有传教的成分,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中国的不再受辱和繁荣富强。一个国家的崛起少不了一群独立自主的国民,英敛之看到了新闻评论登高一呼的作用,也看到了一篇好的新闻评论究竟能带来怎样令人惊叹的效果,所以他在自己选定的这条路上一直坚定地走着,虽然艰难,但从未选择放弃。哪怕后来是由于身体原因,英敛之无法再继续维持《大公报》的日常运转,他也依然致力于创办静宜中学、培根小学、辅仁社和“公济”印刷厂(也就是后来的“新华”印刷厂),继续传播他的宗教观和他的救国思想。

以上所有的内容并不是用来证明《大公报》早期的评论完美无缺。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大公报》的后期,比起清末刚刚创办的时候,过于空泛的议论、对批评对象不点名、冷嘲热讽多,正面抨击少,显得含混而模糊都是实实在在出现了的问题。而且时代的局限性在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以宗教救中国依旧是走不通的,已经腐朽的制度并不是通过修补就可以根治的,必须要来一次完完全全的颠覆才有可能重生。但英敛之带领下的《大公报》所进行的探索依旧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缕曙光,起码中国报界还有良心尚存,中国文人还有热血尚存,还有救国报国之心尚存。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参考文献:

[1].方汉奇等著.《大公报》百年史(1902.6.17-2002.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120938号

[2].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ISBN:7310025253

[3].杜新艳.《大公报》英敛之时代与法国天主教.国际汉学.2009年01期

[4].侯杰、辛太甲.英敛之、《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唐琪.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的新闻思想.新闻世界.2010年08期

[6].何炳然.《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01期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