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英敛之的宗教观对早期《大公报》评论思想的影响

邹悦

2015年04月02日10:5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英敛之是《大公报》的创始者,可以这样说,没有英敛之,就没有今天的《大公报》。他不仅给这份历经百年历史的老报定下了最初的基调,而且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报人的新闻理想。而《大公报》评论栏中的字字句句都充斥着普爱众生,救亡图存的充沛情感,这与他本人的宗教观有着密切的联系。22岁时成为天主教的虔诚信徒,从此一生的活动都带上了明显的天主教色彩。英敛之作为《大公报》实际的主编和主笔,经常利用《大公报》这个舆论的阵地发表自己的评论,既是传教,也是一种文人对国家出路的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本文将运用资料搜集、总结归纳等方法,用具体案例来分析英敛之的宗教观对早期《大公报》评论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英敛之、《大公报》评论、天主教、中国民间信仰

一、英敛之其人

英敛之(1867~1926),名华,字敛之,号安蹇,又号万松野人,教名文森蒂斯。满洲正红旗人,保皇党、维新派人物,中国近代天主教精神领袖。辅仁大学、《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在少年时代先是习武,因为清律规定,八旗子弟习武后可以入军籍,得到一份粮饷。弱冠以后,他又对做学问产生了兴趣,从习武转而习文,终由一介武夫成为文人。英敛之放弃习武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革新思潮的涌入使他认为习武不过一人之勇,无法为国为民出力;二是结交了众多青年才俊,大家闲时便一起研讨国家大事,慷慨激昂,这些对于年轻的英敛之来说都是相当难忘的思想经历;三是他自幼生活坎坷,素有愤世嫉俗之心,所以,他干脆放弃了习武,并于22岁那年接受洗礼,成为了一名天主教的虔诚信徒。英敛之成为天主教徒并非一时兴起,头脑发热,因为他没有任何宗教背景,所以不存在环境渐染之说,他完全是基于对国内外众多宗教信仰的研究和比较,最终才确定天主教为自己的信仰。由此也可以看出,英敛之极度认真和极度严谨的性格特征。

二、《大公报》的创始与评论思想的初露锋芒

再说《大公报》,英敛之创办《大公报》可以说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偶然的是主教柴天宠和富商王郅隆愿意出资办报,希望英敛之主事。必然的是英敛之此时早就怀揣救国报国之心,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敞开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柴天宠曾向英敛之表达过“不计较金钱利益,但只求救亡图存”的态度,所以这一切都为英敛之走上办报之路做好了铺垫。报馆建立之初,由于是股份制集资,法国天主教会也投资入股,所以关于选址问题还曾发生过争议。教会要求将报馆建于北京的教堂之内,但英敛之思索再三,认为报馆不应受外来资本的控制,而且建在天津,远离政治中心更有利于报馆自身的生存和贯彻“开风气、牖民智,通上下之情,作四民之气”的办报宗旨和“救危亡、消祸患、兴利除弊、力图富强”的办报目的,所以最终在1902年《大公报》力排众议定址于天津。

新闻评论是一份报纸的灵魂,也是一份报纸思想和态度的精华所在,由于自创刊之日,该报就展现出了浓厚的维新和进步气质,在附件栏发表《戒缠足说》,表明缠足一伤身体,二操作不便,三于生育受害不浅,甚至还说“缠足史上,家家都是一座刑部”等观点,这些说法在当时看来都是相当惊世骇俗的。后来在《大公报》的发展历程中,新闻评论也自然而言地成为了备受群众关注的焦点。这份报纸向来以“敢言”著称,不畏惧权贵,尤其是慈禧太后。并在民国成立后与袁世凯“顶撞”十年,以致袁世凯凭借手中权力,以“有碍邦交,妨害和平”为名下令让《大公报》停刊。它同样抨击封建制度,痛斥假立宪,曾刊登过《论中外强弱不同之大原》、《钦定宪法大纲》、《论国会请愿之无效》、《请速开国会以释群疑》等优秀评论文章。而评论的形式和版面也是多种多样,有言论、附件、闲评、论说(社论)等。在1909年以后,论说基本全部由报馆自己撰写,而主笔非英敛之莫属。并于6月18日开始每天增加两篇闲评。附件为不定期栏目,有好的稿件或者是编辑兴起所写就会在此发表,附件栏目于1908年2月7日以后更名为“白话”,以适应新出现的通俗文化环境。甚至为了表明自身支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和对女性平等相待,在1904年,该报还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女新闻工作者,以才学出名的“吕氏三姐妹”中的小妹吕碧城。这些都是该报引领时代,走在时代前列的表现。

三、教徒与文人的完美结合

当时由于维新运动频频爆发,所以文人被分为了两派,一派维护君主,倡导君主立宪制,康有为是代表人物,英敛之也更倾向于这种保守温和的改良方式;而另一派则为共和派,支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不得不说,拥护君主立宪与英敛之自身接受西方宗教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主教的教义主要分为三位一体、天主创世、人有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和忍受苦难等。它自身就强调有一个万能的主来拯救我们,我们要学会忍耐,因为我们天生就是有罪的,这些与中国的帝制和中国儒家历来强调的温文而雅,讲礼恭顺有相似之处。英敛之也曾试图在中国发展本土的“天主教”以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宗教习惯,与儒家相结合,从这些事情上,我们都可以看出英敛之不仅自身对天主教有深刻的研究,同时他还有着使天主教融入中国社会,尤其是民生和思想方面的抱负。这种观点也奠定了《大公报》时事评论的一贯特色和相对固定的风格,那就是以宗教的角度看时事,让博爱和人性充斥在评论之中。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