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3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论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

朱佳伟 杨瑶

2015年04月24日15:15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新型媒体的相继出现,使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概念下的广播播音主持在全媒体环境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以及广播节目主持人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的诸多挑战,试从提升信息附加值及拓展传播能力等方面指出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主持人;转型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及广播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是在以媒介融合为文化背景和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的大趋势下,经营者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不同媒体平台实现跨平台、全覆盖、立体式媒介服务,实现与受众的单向、双向、交互式复合传播的媒介形式。 在“全媒体”环境下,传播平台颠覆了原来一家独大的格局,趋于多元化、分众化;传播主体也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这一系列变化,给传统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传播平台由“单一”走向“多元”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也打破了以往媒介各自为营的生态,媒介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融。

近几年来,广播节目的接收终端已经向多方面延伸,也彻底改变了受众的收听习惯。各家广播电台为了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收听率竞争,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听众可以在网站上收听直播或点播往期节目。此外,以蜻蜓FM、考拉FM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手机客户端的出现,也进一步延伸了广播节目的传播平台。

全媒体环境下,节目的传送不会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形成听众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随意点播成千上万个广播节目的局面。这使得广播节目主持人原有的竞争格局被打破,他们对听众注意力的争夺也不再局限于某个时间段或某个地区。此外,广播媒介“转瞬即逝,不易留存”的局限性也随着技术的成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节目一经播出就可以永久留存。对于听众而言,未来的广播节目就像CD唱片一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调取出来播放。由此可见,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也反映在节目播出后的点播率上;不仅存在于收音机、车载电台等传统终端上,也广布于网页、手机APP等各种互联网终端上。

(二)传播主体由“接收”走向“参与”

全媒体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发布突发新闻、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等。传统意义上的传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受众”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接收者变身为“传播者”和“参与者”,传播主体出现了“泛众化”趋向。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和优越感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收集技术的平民化正变得越来越薄弱,“议程设置”的权威正在被逐渐削弱。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低,传统媒体单纯的信息提供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相应地,传统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单纯靠提供信息已经无法赢得受众。

(三)传播对象由“迎合”走向“选择”

在全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随意挑选和消费媒介内容,形成了众多有着相似特质的小群体,他们的态度从迎合走向选择,从全盘接受变为众口难调。“受众”已经很难再作为一个统一的群体而存在,“大众情人”式的主持人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明星主持人靠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个个小群体。以往对于主持人那种语音规范、音色悦耳等审美标准将逐渐被淡化甚至忽略,没有特色、没有清晰定位的“全民主持人”将会带走部分听众。②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