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育人理念及创新办学模式——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3】

思涵 东方绪

2015年05月05日14:5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记者:受移动互联网影响,网络对影视文化的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及受众面影响甚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所谓的“网络文化”,您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周院长:我想这个问题是现代人过去没有遇到的难题,所有人都不可改变网络文化和网络内容产品以及网络媒介系统,包括移动互联的市场越来越广阔。比如全世界的纸媒正在慢慢衰弱,虽然不能简单地说纸媒慢慢转移到移动互联上了,但是现在人们的阅读渠道以移动互联为主,和移动相关的内容产品也越来越多。我国影视行业,也迅疾地被移动互联接受,因为只有移动互联才有可能进行大数据的瞬间整理,才能更精准的生产。移动互联的这些优势,对文化标准的确立具有一定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新的一代人从小就在移动互联、网络上生存,这一代人就完全依赖移动互联。一些人虽觉得不应该丢弃纸质读本,但又必须认可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前提下,网络和移动互联带来的时代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革命阶段,体现在人的交往、购物、企业运营等方面。移动互联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根本的变革包括内容产品的变革,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交流、传输等的变化,内容不管是新闻还是人们获取的影像、获取的资料等人类的精神思想产品。比方说一开始提到的大数据,它有这种即时条件,瞬间就可以知道你在干什么,你喜欢什么等,以精准的对于物象的投入来和你交流,但这样人们的隐私也会被泄露出去,这对人的伤害是很大的。这时候,互联网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也就造就了人们的浮躁心态,从而削弱了人们的智力。要让人有更多的思想,我们在教育上就要倡导并相信人是有智慧来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如防范网络黑客、辨别网络谣言都是需要智慧的。知识永远重要,但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已经不是死板的了,学校教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手段了。移动互联时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更快的掌握权威,掌握新的知识。这样的状态下,对学生的教育在教学体制和方式就要有所改变,网络教育很好,但是我总体想说,首先你要适应这个年代,因为你根本改变不了,其次适应这个年代的同时,要坚信知识的重要,坚信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的持久魅力。大数据只是泛众的普遍性东西,人类是不能没有智慧的引领,否则我们都会臣服于机器人,这样辩证的认识越来越重要。新时代的人必须有思想有智慧地去判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切。所以学校教育,如艺术教育、传媒教育就要意识到,要培养出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随波逐流的人才至关重要。

记者:融媒体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依您对影视文化传播的研究,请谈谈影视文化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有效传播?

周院长:影视和互联网天然是相融合的,对于影视的前端拍摄来说,它和互联网出现后走向相关,互联网的核心带来的高技术传播与DV摄制技术的出现,使得自己拍摄的作品可直接在互联网上去传播,所以就出现了微电影。回到整体上来说,互联网改变了影视作品以前只能依赖于单一的电视台和影院来传播的模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必然要受权威部门的控制、审查,也许还有指标的下拨。但是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和被普及应用,越来越发现这种变化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在大众场合,电影这种娱乐性、小众化的东西,没有移动互联网,也就难以扩大。但是影视这方面,除了大作品里大众的娱乐作品,票房很高,是从策划开始就迎合粉丝,必须通过调研包括数据调研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所以明显要和互联网结合。比如,年轻人一些个性的炒作,在大市场上不可能行,但是在网络上,也有很大的受众。其受众量、点击量、互动量及评价的影响都依靠网络。怎么有效地利用网络来传播,以扩大自己的交流领域,培植自己的受众群,包括粉丝群等自己的小众群体,扩大影响力?大众产品筷子兄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从网络走向影视,从影视回到网络,当然这也会产生诸多现象,都是正常的,不管作品像《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如何评价,确实不可分离。总之网络和影视之间的关系是不能被截然分开的,它们其实已经密合在一起了,所以它天然就应该用网络来传播。聪明的影视人从网络来窥测自己的走向,让影视和商业这些东西通过网络在大市场结合,要适时地做宣传的时候,看他的呼应度,有的在大市场不受欢迎,但是通过网络就能获得社会和经济的收益。总之,在网络上也是要保持自己电影的品质,还要保持电影内在的东西,其他的影视产品也是一样。另一方面在网络中也不能随波逐流,你了解网络的时候,就要去研究网络的受众有它的大众性,同时有它的圈子性,但是相信好的内容产品,怎么适应网络的宣传,我想这个肯定是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做的研究,网络对于传播,对于影视的器质上的变化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作者系:思涵,今传媒杂志社主任;东方绪,今传媒杂志社编辑)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