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陕西方言广播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研究【2】

张明 李星星

2015年05月05日17:02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方言节目表面收视飘红,市场认可,成本低廉,社会效益较好。但是我们不能让表象迷惑,仔细深究我们发现地方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也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档次不高,内容庸俗甚至低俗。内容粗俗是陕西方言节目存在的一大问题。笔者就陕西方言节目相关问题做了问卷调查,共涉及136个调查样本,对于不喜欢方言节目的原因如表3所示:

表3 不喜欢方言电视节目的原因调查统计表(计量单位:人)

从上表的数据看出,样本中因为节目粗俗而不喜欢方言节目的有30人,占到样本总数136的22.06%,因为内容无聊而不喜欢看方言节目的有39人,占到样本总数的28.68%。可见方言节目内容粗俗、无聊的情况比较多[4]。

方言节目的内容,多数是街说巷议的话题或者是街坊邻居的日常生活拔高,比较零碎、平淡、朴实。但是这种题材较能贴近百姓的生活,比较有亲和力和互动性。对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很有益处,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平凡人的生活处境,喜怒哀乐。然而极少数方言节目为了增高节目收视率,在内容上过分渲染暴力、色情等内容。这些低俗、媚俗题材所蕴含的价值观与当今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与现代社会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极不相符,与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不合拍[5]。

2.存在一定的语言粗俗现象。在方言节目中,为了追求与受众的贴近性和真实感,在节目中会使用一些当地的方言,其中不免有一些方言会和现代文明发生冲突。在有些方言节目中,出现主持人大爆粗口的情况,脱口而出的使用脏话和土话。这些低级、消极、粗俗的词汇大量出现在电视传媒上,势必会对文明文化传播造成一定的伤害。

3.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化明显。陕西方言由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构成,狭义的陕西话仅指关中话。目前的陕西方言节目主要以“关中话”为主,于是会给观众一种错觉“陕西话”等同于“关中话”,这一划分将陕西方言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例如陕西方言栏目剧《百家碎戏》《都市碎戏》主要都以“关中话”为主,几乎没有陕北方言和陕南方言。

由于陕西三种方言之间天然的差别,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怎么才能综合平衡,取得最大公约数受众的认可是一个不易克服的难题,为此陕西广播电视台在节目生产中,一般采用多地域方言平衡使用主持人的方法,克服这一传播难题。例如《神谝陕西》主持人陈鑫说关中话,主持人兰兰说陕北话。《开谝》里边主持人明山说关中话,圆圆说陕北话。但是在陕西方言节目中,依然较少出现陕南话。

陕西各区域文化之间迥然不同,这就要求陕西方言节目作为陕西文化的传播媒介,必须呈现出一定的包容性,对三个区域都同样忠实,这样才能将陕西文化融合起来,同时也能使陕西方言节目提高在全省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4.在新媒体环境下竞争加剧,夹缝中求生存。面对近几年央视和地方强势卫视持续的迅速扩张,地方台的生存空间再度遭到严重挤压,移动互联网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崛起,让年轻人越来越好奇于扑捉未知世界的新鲜,他们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手机上,传统媒体逐渐失去传播市场主导地位,手机将成为未来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购物支付、人际交流、网上办公、监视行踪等的主要工具,移动互联网将大行其道。随着流行文化的扩张,方言节目作为传统文化的发声者,受到了网络传媒的冲击和影响。年轻人是广告商的主要追捧对象,于是大量的广告投入到了网络媒体,失去广告赞助无疑是方言节目的一些损失。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之间对于收视(听)率的争夺战也越发激烈,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创办更多新颖的节目,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7]。

5.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地方方言节目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广播电视台必须严格遵循的法律,法律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如确实需要使用方言(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和对台港澳的广播等),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的批准[8]。

2006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指出:“进一步规范广播影视节目播出语言,非经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各级广播影视播出机构不得擅自开办使用方言播出的节目。禁止在节目中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坚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力避模仿不健康的腔调和作派,如果出现了任何违规现象,都必须接受广电总局大的调控”。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强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要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和文字的纯洁,发挥示范作用;除特殊需要,一律使用普通话。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权威言论表明,广播电视方言节目的过度开办和我国相关政策存在一定的矛盾,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使电视方言节目健康发展。

三、对陕西方言节目发展策略的建议

面对陕西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调整和改变,使陕西方言节目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下来,并且实现其探索历史、传播文化、亲近大众的目的,使得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提倡和规定使用普通话,方言广播电视节目只能是补充和延伸,而非主流节目形态。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形象,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否则将给受众一种心理暗示,潜意识中只有地方观念而忽视正统和主流,不利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9]。

普通话中很多词汇来自于方言,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吸收了普通话中的许多东西,从而剔除了一些消极的、低俗的、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粗话。国家倡导普通话与方言广播电视节目的兴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只不过是普通话节目具有主导地位,地方方言节目居于从属地位。

方言节目播出与使用,应当控制在面向特定范围内播出的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同时严格控制方言节目的数量,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适当地采用方言,更不能取代普通话节目成为电视媒体的主流节目形态。

2.强调内容,提升节目质量,以质取胜。当今社会很多的方言节目为了吸引受众,偏爱选用一些车祸、自杀、家庭纠纷等来作为节目的题材,虽然这些题材是人们所喜欢的,也是贴近民生的,但是除了这些现实性题材以外,社会中还有更多值得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广播电视是官方媒体,具有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广电节目不仅需传播信息,更要弘扬社会公德,向观众传达一种正面的能量,提高节目的品味,增加节目的质感,增强节目的厚重感,从而抵制低俗之风。节目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节目选题应该多种多样,节目演员应不拘一格,节目制作应该上档次、上水平。

一些方言节目为追求其草根性,还原真实生活,在制作方面比较粗糙,灯光、画面等不太讲究,缺乏规范和标准。目前一般栏目剧的制作成本从3000元到15000多元不等,这导致制作者认为粗糙是方言栏目剧的特点。这样既不利于方言栏目剧的品牌塑造,也使其走向庸俗化、简单化,没有创新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有节目成本意识,但演员主持人水准,节目的制作技术标准,舞美灯光等软硬件也应相应提高,达到应有的节目播出质量上限要求。

3.提高节目的文化品位。广播电视媒体是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受众影响巨大,所以我们在使用方言时要持慎重的态度,兼收并蓄,大胆扬弃。方言作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积淀的结果,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符合当地民俗、生动幽默的俚语,从而具有普通话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这些俚语恰当地运用到电视节目中,很好地增强了电视节目的通俗性和趣味性。但是,方言中也夹杂着一些庸俗、消极的词汇,甚至是低俗的粗语。对此我们必须坚决摈弃,保持节目的纯洁和水准。尤其在网络语言和新词、雷语比较流行的当下,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又要鼓励创新,在节目中适当使用一些不低俗网络新语,增加节目的新鲜度。要做到大众化但不粗俗,全面提高节目的品味和档次,尤其校准节目的制作水准,不求高大上,但求观众乐于接受和认可,让观众快乐地享受文化乐趣和内涵。只有提高了节目的文化品位,才能吸引更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观众加入进来,改变观众的构成比例。

4.树立品牌,创造新形式,紧随时尚潮流。方言节目要想获得良好的收视率,还要在节目形式上加以创新,只有丰富的节目形式,才能吸引更多年龄层和不同文化层的受众。 比如陕西一套的《百家碎戏》是个情景剧,陕西五套的《说案》是档法制节目,陕西二套的《都市热线谝闲传》是民生新闻,属于不同形式的节目,它们都办得比较成功,可以成为电视方言节目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方言节目,使它的形式更加多元化[10]。

在新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4.0时代,品牌的价值非常重要。媒体在未来将是一种将各种社会资源粘和在一起的力量,而在信息高度分散、饱和的传播生态下,品牌让人一目了然,熟记于心,没有品牌就会被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广播电视方言节目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例如陕西秦腔广播打造“西安乱弹”的品牌。“西安乱弹”依托西安城市特有的历史、民俗、饮食、建筑、方言等元素,以及现代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风情,找寻这个城市的文化韵味和城市品格。鲜明的品牌特色,让秦腔广播在媒体海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最近陕西二套推出一档全新的陕西文化方言节目《你不知道的陕西》,用乡情文化探秘竞赛的节目形式带观众了解陕西文化。

 

图3 《你不知道的陕西》宣传海报

《你不知道的陕西》从“探秘”的角度,用陕西知识竞答的方式,展现全新的陕西形象。其面向全国征集陕西文化题目,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同时向大家做了品牌节目的推广。题目涵盖历史政治、文学艺术、旅游地理、民俗民情、餐饮美食等各个方面,对陕西的文化是一次全新的挖掘。例如追溯陕西方言来源“陕西话中的克里马擦最早是哪国语言?”“秦始皇的属相是什么?”“城墙哪个拐角是圆的?”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问题,让观众一面大呼太有难度,一面又直说太有意思。同时在节目中请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解答和文化解释,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又了解了陕西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古老的文化,文化的传承除了语言交流,也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就陕西广播电视台的现状,开设一档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节目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让老一辈的人们回味,让年轻人耳闻目染自己家乡的歌曲,例如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兰花花》等在全国很有影响,建议在合适的时机开辟一档陕西民歌节目,进一步完善陕西广播电视台的方言节目品种,增强陕西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及媒体品质。

(作者系:陕西广播电视台 华夏五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高管)

参考文献:

[1] 苏峰,王建宏.中国电视观众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孙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 李德龙.方言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素养[J].新闻界,2007(1).

[4] 应建勇.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界,2009(6).

[5] 郭学文.陕西电视方言栏目剧受众分析[J].电影文学,2009(1).

[6] 才让卓玛.当前我国大传媒方言传播现象解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6.

[7] 陈燕.方言类节目的发展及前景[J].现代视听,2013(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2、14、16条,2000.

[9] 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J].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0.

[10] 印兴娣.浅析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特色[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