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5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传统媒体巩固正能量制高点要术刍语

靳  勇

2015年05月12日10:4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强势冲击的当下,只有巩固正能量制高点,才能为自身发展增添活力。而巩固正能量制高点的“要术”,是下真功夫。通过对正反事例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要采编出正能量作品,平时必须深入观察、用心思考,积累大量的思想、观点;具体采编某个新闻作品时,更要舍得花时间、不怕吃苦,精雕细琢,不仅要费体力,而且要费脑力。同时,出好作品的要术,来自艰苦的采编实践,而且只有采编时下真功夫,这些要术才能有用武之地。不下功夫,表彰类作品也会冒出负能量;下了功夫,监督类稿件也能发出正能量。传统媒体单位也要增加采编开支,制定相应有效的奖励制度,拉大稿酬档次。

关键词:传统媒体;正能量;要术

新闻作品的正能量,目前是我国传统媒体的特长,也是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专业水准的体现,更是传统媒体生存的根基。这是由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无须置疑。然而正能量并非我国传统媒体所独有,一旦失去这一优势,传统媒体便无立锥之地。因此,我国传统媒体要想在当今新媒体强势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提高新闻作品的正能量,巩固已占领正能量制高点,在正能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传统媒体进一步提高新闻作品正能量有何要术?笔者通过个人30年新闻采编工作经历和观察、思考,认为最灵验的要术莫过靠真功夫。“靠真功夫”无人不晓,说起来亦简单,但在复杂多样的新闻工作中具体实践起来,并非易事,特别近些年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许多新闻工作者对之有所忽视。就此问题,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粗浅的感悟。

一、为“爆发”做好积累

新闻事件有偶发性,但要采编出有正能量的优秀新闻作品却不是偶然的。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采写、编辑、播发出有充分正能量的新闻作品,首个要术是自身要有真功夫,也就是有较高的素养、较强的本领、较深的造诣,或者叫基本功、功底。

当然,它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了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文字功夫等等外,还要有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虽然和天赋有一定关系,但具体到某个记者对某类新闻的敏感性,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对该方面社会现状的宏观了解,平时要深入观察、用心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积累大量的思想、观点。有了这样的积累,一旦偶然事件出现,就会像导火索一样,“爆发”出能量巨大的新闻。这就是为什么从事某方面报道时间长的记者,容易在该方面写出正能量高的优秀作品。当然,并不是所有从事某方面报道时间长的记者,都能在该方面写出正能量高的优秀作品。因为,有的记者虽然负责某个口的报道时间长,但平时敷衍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再好的新闻事件出现,对于他来说,就好像石头砸在棉花包上,没有声响。

缺少真功夫的记者往往意识不到一些新闻事件蕴含的正能量有多么巨大。很好的一件新闻事件,让他轻描淡写得平淡无奇,毫无正能量。他们反而经常把一些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一些人错误的做法,当作重大的、先进事迹进行宣扬。比如说,从事环保报道的记者要有环保意识,但这并非是一句笼统的空中楼阁式的口号,必须掌握有关具体知识和环保界动向。如今社会上,常有人从市场上购买野生动物放生。这种行为十年前就被环保界人士否定,认为其行为只能促使不法分子更加疯狂地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但直到今年还有媒体将此作为保护生态行为而津津乐道地报道。2014年8月,有媒体报道一女子花6万买下濒危物种达氏鳇鱼放生。文中引用该女子的话“就是为了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有网友看到此报道后,立即表示“敬佩!”这种报道,很容易使受众效仿,显然成了“负能量”的报道。

同理,编辑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平时没有对有关方面动态的宏观把握,很可能把优秀的、有正能量的新闻稿件漏掉,或放在不醒目的位置,标题制作上也体现不出其潜力,使其正能量不能发挥出来。

二、下真功夫,既是要术来源地,又是要术用武之地

新闻工作者除了自身要有真功夫,具体到采编某个新闻作品时,更要舍得下真功夫,精雕细琢。众所周知,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有的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文章长了就是深度报道,于是堆积资料,重复别人的视角、内容和观点。固然深度报道总体上相对较长,但长了不等于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特点是深,只有探到别人尚未探到的深层次的“矿藏”,才能叫深。尽管人们说记者“不产生新闻,只是新闻的搬运工”,但是要“搬”好,不仅要费体力,而且要费脑力,偷懒和乱搬乱放都不是好的“搬运工”。

新闻事件有外在的表象和事件背后内在的真相,只有挖掘出真相,才能产生正能量,才能有震撼力。如果图省力,重时效不重实效,仅仅报道其表象,自然无法让其内在的正能量迸发出来。要挖掘出正能量,就要下功夫,一是采访时,要尽量多地采访相关人员,与受访人员尽可能深入交谈,从不同侧面了解情况,并大量查阅有关文字资料,包括单位或个人的总结、简介及相关书籍等;二要深入思考,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平时掌握的宏观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它的正能量来,然后通过合适的文字突现出来。1981年1月初,葛洲坝大江截流时,新华社记者徐士杰、李永长一直在现场采访,先后到大堤前沿和紧靠“龙口”的船上,从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在通向“龙口”的大堤上,自卸卡车一辆紧接一辆向“龙口”抛石料。这种场面,无法用常见的“飞驰的卡车”类的语句来形容。他们通过和现场的其他人员交谈,并反复斟酌,最终选用“钢铁传送带”来形容场面。《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一稿经新华总社播发后,被《人民日报》等24家省、市以上的报纸采用。读者从这篇生动的报道中看到了中国建筑方面的能力和成就,因此而感到荣耀。

这种下真功夫采访的职业精神,尤其对于刚刚入道的青年新闻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可以弥补自身功夫不硬的缺憾。常言道:临阵磨枪不快也亮。然而,有的记者认为,这样采访,一篇稿件得用多长时间,一年才能写几篇稿件。有的想靠自己坐在家里玩文字游戏达到妙笔生花;有的本来应该请专家出面做的评论,又懒得采访专家,便自己站出来说三道四;有的不考虑自身基本功如何,只是图快,认为只要快了就是有水平。尽管“客里空”的作风在我国新闻界早已臭名昭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人照做不误。结果,其作品只能是空洞无物,难免出现错误,不可能有冲击力的正能量。

有的记者希望从成功记者那里得到要术,但他希望得到的是不下功夫就能采写出好稿件的“窍门”,其侧重点在省力、避免吃苦。殊不知所有的要术来自艰苦的采写实践,同时只有采写时下真功夫,这些要术才能派上用场,否则再好的要术也只是摆设。对于新闻工作来说,要术不能做无米之炊,只有下真功夫,才能得到“米”。作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应该养成在不影响新闻作品时效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下真功夫的习惯。

下真功夫采访不仅要舍得花时间、不怕吃苦,还要放下架子。有的记者担心咨询类的采访,尤其是采访专家,会被别人嘲笑无知,因此羞于向人请教,更怕被对方拒绝。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记者的采访就是请教,请教不意味自己无知。被拒绝,也并非丢脸,此系采访中常见现象,只能看作一时的困难。克服困难完成采访,是记者必备的素质。

前面提到女子买达氏鳇鱼放生的报道,如果记者当时能咨询一下环保界的资深人士,就能以正确的角度报道,避免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应。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