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记者》>>2015·第3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重思新闻业危机:文化的力量【3】

——杰弗里·亚历山大教授的文化社会学反思

周红丰 吴晓平

2015年05月20日11:26  来源:新闻记者  手机看新闻

六、文化的力量和混杂性

成倍增加的新闻业危机话语充斥着纯洁与危险、神圣与世俗各种针锋相对的说法。然而,新闻实践越来越体现“混杂性特征”。[19]当然,许多学者对博客和推特带来的“沉浸新环境”做了许多观察,新闻和信息、编辑和市场、传受界限被打破,创造了一个公民自我报道的新世界。当发生大规模政治镇压和极端自然灾害,传统媒体无法作为时,社交媒体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除此之外,网络很少能做到报道信息的同时遵循职业规范。

正如巴勃罗·博奇科夫斯基在对《纽约时报》的研究中指出:新技术重新利用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数字媒体呈现了熟悉的印刷媒体报道方式,在线记者表现出与印刷媒体记者一样的把关人职业认同。简·辛厄关于记者博客(J-bloggers)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政治记者博主以高度互动和主动参与的形式广泛使用链接,主要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网站,尽管经常会发表各种意见,但大多数记者仍在坚守把关人职责。” [20]辛厄总结新闻记者是这些博客“正规化”(normalizing)的一个要素,在某些方面,加强和完善了传统新闻准则和惯例。多米尼克·拉索尔莎发现,推特中记者用户对博客文化消除了偏见。在对纽约奥尔巴尼政治记者的民族志研究中,马蒂亚斯·利维斯观察到“记者已经乐于将推特纳入新闻生产的过程中”,但他警告说,“用甲取代乙的想法是荒谬的”。即便是在那些最年轻、最常用推特的记者中,新闻专业主义是“讨论的永恒主题”,他们拓展而不是背离了传统速度、准确和负责、透明准则的含义。小型社区新闻网站的研究也关注到了正规化和混杂特质。如尼基·亚瑟最初相信的一样,“新技术允许公众自己定义什么是公共关注的焦点”,而不是依赖“传统新闻的传播内容”。通过研究,她发现:“事实并非这样简单,商业和专业的双重冲动加速推动新闻机构左右公民议题。” [21]在对西海岸100家新闻网站的分析报告中,大卫·莱夫写道:这些网站最初打算做一些不同的事,但还是迫于信息来源、受众甚至是广告商压力,采用更符合新闻模式的新技术……,因为信息来源、广告和信誉是直接相关的……,被归为网络写手而不是记者不仅会打击这些人的自尊心,这背后可能威胁到网站运营。

如果对“技术乌托邦”(technotopian)话语有所了解,就不难理解互联网和新闻可以从敌对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化约论建构了虚假的希望和恐惧,无论技术还是经济都不能单独产生社会后果,新闻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是两者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和每一项重大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引发的社会和经济动荡是真实的、具有破坏性的,但其社会后果被夸大了。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暗黑物质”(dark matter),不可见却拥有非凡力量。新闻的文化力量能对抗技术和经济决定论。文化赋予个人和群体能动性,记者及群体不仅能抵抗危机,而且也会积极修复。越关乎职业核心理念和制度危机,越会引发更多为行业生存而进行的防御战。几个世纪以来,新闻职业道德和民主实践、制度等公民道德缠绕在一起。只有理解这点,我们才能理解新闻业危机存在的原因。只有明确了这场危机的文化根源,我们才能重思危机。

七、重建途径

新闻并没有面临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预言的信息变革也并未出现。热门网络产品——不管是谷歌、脸书、亚马逊,或是如《赫芬顿邮报》这样的聚合引擎,都直接或间接采纳新闻采写模式,否则,就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内容。新闻业创造性的重建路径还不明朗,但私人企业投入新闻业的混杂法看来不成问题。在美国,全国性私人新闻机构正显现活力。2011年,《纽约时报》建立收费墙,现拥有75万电子订阅量,已经成为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网站。报纸经济收入恶化、破产的趋势被遏制了,《纽约时报》的拥有者苏兹伯格家族也不会流离失所……这是否意味着新闻的政治经济学新开端?……至少,从全国范围来看,伦纳德·唐尼和迈克尔·舒德森的观察是对的,“新闻消费者已经可以从指尖获得更新的新闻资讯……这是前所未有的”。[22]区域和地区报业情况不容乐观。上百种小城镇报纸正在消失,城市和区域性报纸的销量已大量萎缩。由于分类广告转向特定博客,当地市场营销也转向网络网络广告的竞争压力成为主要的经济因素。当然,也有一些是报纸的自身因素。正如克里斯·安德森和大卫·莱夫所提到的,某些报纸直到经济上捉襟见肘才转向混杂。事实上,造成美国本土新闻业走向衰落是很多长期因素造成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新闻就渐渐出现阅读能力退化现象,受众对长篇大论和非煽情性报道慢慢失去兴趣。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许多城市的“一城一报”现象持续数十年之久,国家大型新闻媒体开始成打收购小镇报纸,煽情新闻和娱乐新闻取代了严肃报道,这也造成了地方电视新闻内容上的娱乐化转变。最终,一些家族经营的区域性报纸也被卖给大型媒体公司。

某些潜在因素造成了区域和地区新闻业的衰败。即使一开始为创建全国性大报提供了条件,但由于文化的高度同质化,美国人对本地新闻的兴趣已经锐减。另一原因是家庭资产的政治经济因素,在工业时代积累的家庭资产可以支付更加大众化的媒体。正是存在众多变量,单一因果分析变得困难,将地方报业衰落原因仅归结为互联网的兴起,这也是一种化约论错误。

然而,不管什么原因,地方和区域新闻的商业模式已出现问题。为了应对地方报业危机,新闻网站纷纷涌现,这是新闻混杂趋势的有力证明。但靠大量投入高效联通、更富创造力的新闻网站是否能挽救地方报业衰退呢?曾为美国新闻业做出贡献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媒体也许要退出竞争舞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使艺术、教育、广播电视都成了所谓的公共商品,所以不得不将新闻去商品化。在美国,这种去商品化的努力来自慈善家和一些非盈利性基金,2005至2009年,共投入了12.8亿美元资助建设网络平台。虽然美国政府不可能全面地提高政府补助,但有可能通过税法改革这样间接的方式来补偿。在美国本土以外,也许地方政府、地区政府和国家政府机构都将参与到网络平台建设中来。

八、新闻业的表演性

有多少有实力的网站做严肃新闻会恪守职业和公民道德?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最后一个关键的理论修正。新闻应被视作解释而不仅仅是信息,因此新闻不是告知而是阐释。由于网络新闻的广泛性和及时性,新闻观点引发的公共效应更像是一场表演。新闻话语的空间和时间要素显著增加。当权威论坛报道公共事件时,就成了全国和国际新闻。是否与上百万民众相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事件作出反应。[23]正如菲利浦·迈耶所言:“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需要这样的新闻,但是……受过良好教育有舆论影响力的,喜欢新闻的忠实受众总是需要的。”当被问及“如果新闻受众仅限于这样的铁杆粉丝,民主是否将陷入危机?”迈耶说:“根本不会。”[24]如果有影响力的受众在合适的场合发表看法,那么重要的新闻观点一经权威发布必会触发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能力。回顾一下约翰·奥斯汀的观点,通过恰当的发表方式,不论是印刷成文,还是在线发布,新闻的文化效应往往都能实现。公民(受众)会假定他人阅读、解码了同样的新闻观点,那些社会的中流砥柱也在作出同样的判断。舒德森说:“不管受众多寡,新闻成了一个剧场……。” [25]新闻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文化活力,发布新闻的平台越来越少,严肃新闻读者减少至少数忠实读者。然而,那些需要引导的公民构成了庞大的受众群。新闻是不断上升的螺旋,拥有营造公共舆论和动摇权力的能量,并促使其他机构进行回应。

(作者系:周红丰: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吴晓平: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出自Jeffrey C. Alexander、Elizabeth Breese与Maria Luengo编著的《重思新闻业:文化的力量》(剑桥大学出版社2015年即将出版)一书引言部分。2014年4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新书推介会上首次发表。2015年1月,Alexander教授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及中山大学发表了同题演讲。)

注释:

①ArangoTim. 2014. “In ScandalTurkey’s Leaders May Be Losing Their Right Grip on News Media.” New York TimesJanuary 12: A11; BuckleyChris and Gerry Mullany.2014. “Hong Kong Paper Ousts Top Editor, Stirring Concern.” New York TimesJanuary 31: A4.

②MinderRaphael and Doreen Carvajal. 2014. “Third Spanish Paper Ousts Editor Amid Financial Woes.” New York TimesFebruary 19: A5; RamirezPedro J. 2014. “In SpainFired for Speaking Out.” New York TimesFebruary 6: A23.

③LemannNicholas. 2013. “On Borrowed Time.” Times Literary Review, December 20.

④Knopf; Sanz, Esteve. 2014 “Open Governments and their Cultural Transi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4: 1-15.

⑤NegroponteNicholas. 1995a. Being Digital. New York.

⑥ShirkyClayton.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enguin.

⑦GillmoreDan.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Cambridge: O’Reilly.

⑧ShirkyClayton.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enguin.

⑨ShirkyClayton. 2010. “The Times’ Paywall and Newsletter Economics.” http://www.shirky.com/weblog/2010/11/the-times-paywall-and-newsletter-economics/

⑩MutterAlan D. 2011. “The Value of Journalism, SirIs not ‘Zero’. Reflections of a NewsosaurJune 13: http://newsosaur.blogspot.com/2011/06/value-of-journalism-sir-is-not-zero.html

[11]SchumpeterJoseph A. 1975 [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3rd edition.

[12]ReversMatthias. 2013.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s Performance and Boundary Work: Source Relations at the State House.” Journalism 15(1).

[13]KovacsBill and Tom Rosenstiel. 2007 [2001]. 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4]ReversMatthias. 2013.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s Performance and Boundary Work: Source Relations at the State House.” Journalism 15(1).

[15]SchudsonMichael. 1982. “The Politics of Narrative Form: The Emergence of News Conventions in Print and Television,” Daedalus 111 (4): 97-112.

[16]SmithAnthony. 1978. “The Long Road to Objectivity and Back Again: The Kinds of Truth We Get in Journalism,” pp. 153 in G. BoyceJ. Curran and P. Wingateeds.Newspaper History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Constable.

[17]RyfeDavid. 2012. Can Journalism Survive: An Inside Look at American Newsrooms. CambridgeUK: Polity Press.

[18]BarnhurtKevin G. and Diana Mutz. 1997 “American Journalism and the Decline in Event-Centered Report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7 (4): 27-52.

[19]ReversMatthias. Forthcoming (a). “The Augmented Newsbeat: Spatial Structuring in a Twitterized News Ecosystem.” MediaCulture & Society;ReversMatthias. Forthcoming (b). “The Twitterization of News Making: Transparency and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SingerJane B. 2005. “The Political J-Blogger: ‘Normalizing” a New Media Form to Fit Old Norms and Practices.” Journalism 6 (2).

[21]Usher, Nikki. 2011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Hands Off! Citizen Journalism as Civic Responsibility,” pp. 264-276 in R.W. McChesney and V. Pickardeds.Will the Last Reporter Please Turn Out the Light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2]DowneyLeonardJr.and Michael Schudson. 2009. “The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Journalism.”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October 19.

[23]SpenceMichael. 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 (3).

[24]Meyer, Philip. 2009. The Vanishing Newspaper: Saving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nd edition.

[25]SchudsonMichael. 2010 “News in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nic – And Beyond,” in David Levy and Rasmus K. Nielseneds.The Changing Business of Journalism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cy. Oxford: U.K.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