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记者》>>2015·第3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融媒时代的广播传播路径转向

——以广西电台教育广播“私家车930”为例

孟伟 郑葵

2015年05月20日15:42  来源:新闻记者  手机看新闻

互联网思维正在促进广播内容生产的转向,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声音传播特性基础上,呈现从“内容为王”向“品质至上”转型的趋势。“内容品质”是“内容为王”的一种升级体现,并非简单强调高质量,而是更加深入契合听众的个性化需要和社会需求,最大程度上聚合听众并带入其社会关联,凸显广播独具的、与自媒体及其他传统大众媒体相区分的专业服务精神,这也是广播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创新发展的体现。

本文通过对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广播“私家车930”案例的分析,对融媒时代广播传播的路径转向进行探讨。

一、聚合社会中坚阶层的广播内容转向路径

广播内容传播的转向,突出体现在整频率的内容定位创新上,在方向和基调上直接反应在内容生产和内容经营领域。传播者的市场洞察力和媒介理念的敏锐性,决定着其对基于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年龄、收入、学历、社会身份、收听场所等基础统计数据做出何种深度的解读。

广西电台“私家车930”就“私家车主”这一概念深入挖掘,以此作为其内容转向的切入点,其特征在于用“社会阶层”定位概念代替了“人口学意义”上的定位。

“私家车主”概念,实际上是对交通驾驶人群的一个细分,从经济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锁定私家车主及其家庭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与社会中坚阶层契合度最高,其接触信息需求旺盛,对信息的鉴别解读能力高,有一定的话语权。由于中国社会的城市阶层仍处于成长中,城市广播媒体所对应的这部分人群的社会身份是多样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如何在多样化的社会身份中找到共同点?“私家车930”把这一群体定义为:“有一定文化追求,强调城市生活的存在感和认同感,营造城市生活的文明和文化情境,有一定责任感的志同道合的一类人。”该频率紧紧围绕“私家车主”衣食住行的全部需要,甚至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需要,制作综合性广播内容。

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发展中国家社会阶层稳定形成的过程中,广播可以承担起对社会中坚阶层的关键性聚合功能,成为促进中坚社会阶层文化氛围塑造者,这是该频率作为广播媒介所体现出的深层社会价值和意义。

二、挖掘社会个体强需求的广播内容转向路径

1.搭建民间互助平台

“私家车930”改版初期,面临交警部门官方路况信息汇聚不利的局面,该频率变劣势为优势,借力听众参与的民间力量,搭建起社会个体基于强需求建构的互助平台。

最初的娱乐节目《八颗牙齿晒太阳》带动了频率的收听率,经常会有听众打入电话询问路况,于是主持人在节目中发起呼吁,没想到提问一发出,就得到听众的积极反馈,慢慢形成群众自发报路况“大家帮助大家”的模式,现在路况信息渠道已经非常畅通,并且为私家车主搭建了一个相互帮忙、服务、沟通的平台。

对于“私家车930”来说,“平台”的概念是在做广播中慢慢清晰起来的,而且其服务性包含在与听众的互动中,服务范围不限于路况信息,还逐渐涉及到娱乐、购物、饮食、旅游等各方面。

2.不断颠覆的持续创新性

社会阶层在形成过程中,其阶层气质是不稳定的,而广播作为与听众生活最为密切的一种媒介内容形态,需要对这种变化的气质有所反映,而非简单追随流行的广播模式,这就对媒体人监测新动向、把握新趋势的能力,以及承担节目创新的风险等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私家车930”一直坚持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根本的原则:不是只做媒体人自己喜欢的节目,而是由市场和听众来决定内容选择。这就意味着,频率需要及时捕捉最新的社会流行风尚和热点趋势,随时加入新的元素和改版内容,实现持续创新性的颠覆。

因此,“私家车930”的改版频次很高,每一次改版都是总监和编辑团队集体决策并定向收听和调研的结果,改版后要持续监听一段时间后再稳定播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不仅仅在于传递何种内容,也在于对传播对象和媒体环境随时随地监测,实现最新收听模式的适应和引导,频率具有勇于自我更新和颠覆的精神。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