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评论员开辟“自留地”:为多家供稿或兼职,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
传统媒体的评论部规模普遍较小(表2),他们往往将无法开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原因归咎于人手不够,但与此同时,几乎每一家受访媒体的评论员都存在向其他媒体供稿的现象,另有部分媒体的评论员在高校、公益组织、智库兼职,或运营着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可以理解的是,媒体评论员向其他媒体供稿是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在新媒体平台没有如此火爆之前,评论员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编版和写稿任务,有余力向外供稿,但随着微博、微信平台的兴起,传统媒体评论面临着转型挑战,此时有必要思考如何重新调配评论部人员力量,推动纸媒评论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
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同媒体对于评论员对外供稿和兼职的规定是不同的。比如《晶报》规定本报评论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向外供稿;《华商报》曾专门出台制度鼓励评论员向其他媒体供稿,认为这有利于《华商报》评论的品牌传播,也是同外界保持畅通交流的渠道;《羊城晚报》则同意本报评论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接受外部约稿,并允许评论员将某些在该报发不出的评论另投他处;《人民日报》评论员也可以给其他媒体写稿,但只能以个人身份,一般用笔名。
兼职方面,《华商报》有制度规定,不允许评论员接受兼职;但《羊城晚报》同意并鼓励评论员在外受聘参加各种活动,如高校授课、担任评委、嘉宾等;《南方都市报》评论部则一直跟公益组织有比较紧密的合作,部门评论员及北京的评论记者都有参加公益组织。
评论员开设个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方面,在接受采访的17家媒体评论部中,《北京青年报》《长江日报》《东方早报》《南方日报》《华商报》《海峡导报》等6家媒体没有评论员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其他11家媒体都有,其中《南方都市报》最多,有5个;另有2家媒体的评论员开设了非评论类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在多家媒体评论部表示人手不够导致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无法开办的情况下,评论员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却相对活跃,这显然说明,部门开设微信公众号之难背后远不仅是“人手不够”问题,而是有着其他复杂的原因:
其一,很多媒体机构本身就不鼓励评论部开设微信公众号。评论意味着批评,意味着风险,媒体机构在审核纸质版评论之外,恐无再多精力和意愿去承担网络评论的审查风险。特别是评论部微信公众号代表着所在机构的声音,网络发言一有不慎,波及面非常广,成为很多媒体的不可承受之重。如访谈对象D所说:“个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写作表达。但是部门公号的各种审查监管都非常严格,代表机构本身,各方面都很谨慎。” ③事实上,有的媒体评论部即使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也会注意在名称上和所在机构“切割”,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南方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就叫“有难度”。
其二,多数媒体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有关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奖惩制度,导致开设及运营的动力不足。和传统评论版的编辑不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要在选稿、写稿之外,考虑新媒体平台的话语表达特色和传播机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用户互动,也需要评论员掌握更多的新媒体技能,这些人力物力上的欠缺,制约了媒体机构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开办。此外,有的媒体举机构之力集中打造APP,其中已包含评论板块,如《东方早报》的“澎湃”,这样的话,评论部单独再做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动力也不大。
其三,对评论员个人而言,他们更愿意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言论,这样灵活度更高,也更有利于个人品牌的塑造。目前媒体并没有要求评论员像汇报个人微博账户那样向组织汇报个人微信公号,评论员微信公众号的言论风险自负,较少和单位挂钩,相比微博来说发言更为自由;而且,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评论员拓展新的增收渠道。
访谈对象C认为:“这里面可以窥见传统媒体所谓转型的困境。传统媒体原来积累的影响力,在微信传播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作为机构本身,则反而成为累赘,最突出一点就是,在言论尺度上,它依然受制于机构,尽管比报纸稍微宽松一些,但远不如个人灵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微信公众号就是去机构化。”访谈对象G对此也表示认同,认为机构评论“受到的限制太多了,个人言说不需要考虑太多因素”。
不过,相比个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机构评论类微信公众号也有其自身优势,如文章品质较为稳定,资源相对充裕,发布周期有保证等。在言论主体极大丰富、多元,自媒体兴起的情况下,媒体机构通过评论发声仍有其意义所在,媒体评论部应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思考如何让机构声音、机构立场影响更多的受众。
3.自媒体人大量涌现,评论主体和评论标准日益多元化
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评论员并不会特别去关注那些评论类公众号,在被问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个人或机构类评论类微信公众号(不限个数)时,有评论员直言:“这个没什么好推荐的,我觉得每个人因口味兴趣不同,关注的公号也有所不同。我个人喜欢稍微文艺一些、生活化一些、离热点远一些的公号。每天做时评已经离热点很近很近了,我希望生活能离新闻远一些。”(访谈对象H)
在汇总被访谈对象推荐的机构或组织类微信公众号时发现,评论员们提及最多的是“团结湖参考”,共8次;其次是“侠客岛”,3次;“海运仓内参”“智谷趋势”“新京报评论”“沸腾”均被提及2次;其他如“人民日报评论”“金台2号”“大象公会”“咋整”“识局”“媒体札记”“吴晓波频道”“央视新闻”“大家”“共识网”“有难度”“知厦论坛”“红辣椒”等均只被提及一次。
而汇总被推荐的个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时发现,评论员们提及最多的是“旧闻评论”,7次;其次是“王五四”,4次;再次是“毒舌的毒”,3次。
从上述汇总中可以看出:首先,开设时间越早的微信公众号,在影响力方面越有优势,因为它们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未出现之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并在后续运营中相对稳定地保持了这种影响力,如“团结湖参考”、“旧闻评论”。
其次,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抹平了个人运营和机构运营的差别,所有微信公众号都是平等地被“折叠”在微信用户的“订阅号”里,并按推送的先后顺序呈现,不像微博平台为机构用户提供认证或推广等服务。而且对很多网友来说,他们并不在意公众号背后是个人运营还是团队运作,他们更看重的是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内容、观点。
再者,新媒体平台上,有关新闻评论的定义进一步模糊,很多文章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新闻评论,它们的言论尺度更大、个人色彩更为鲜明,更擅长使用图片、视频、漫画等手段增强说服效果。
此外,评论人给出微信公众号的推荐理由,主要提及的几个因素是:
1.观点的深度:有见识、有料、犀利、深入;
2.观点的稀缺性:原创、独特、有非主流见解;
3.表达的时效性:及时、第一时间表达观点,热点抓得准;
4.表达风格:语言调皮,有趣,写法上有创新;
5.和自身的相关性:是自己所在部门主办的;
6.传播的便捷性:适合微信朋友圈传播,文风贴合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习惯,能在快速浏览中帮助人拓展思想维度。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