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5年5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中央厨房”:共享与个性能否兼得

陈正荣

2015年06月04日14:57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当下,媒体界都在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之道,不少媒体集团明确打出了“中央厨房”的旗帜,并在最近几年开始实践。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10年就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打通集团内新媒体之间的壁垒,一体化运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2013年底成立了“中央大厨房”——数字采编中心,围绕核心产品“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推进多媒体融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14年12月1日成立了中央编辑部,运作一个月后,专门推出了一篇总结报告《广州报业中央编辑部满月观察》,介绍“中央厨房”具体做法和体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2015年初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造“中央厨房”,并于3月1日推出了集团媒体融合发展试验区,拟成立三个中心:数字采编中心、图片影像中心、体育产业中心。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也将打造“中央厨房”列为2015年工作重点。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打造全媒体“中央厨房”平台,实现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形式可视化。

“中央厨房”原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烹制的大厨房模式,其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规模采购、集约生产来降低成本,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实现价廉、畅销的目标。媒体借用“中央厨房”这个概念,尽管各家都有自己的表述,但核心内容是“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一家媒体集团除拥有多家纸质媒体,还包括很多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如果内容都由“中央厨房”来分发,是否会造成“一稿多投”“内容同质”的现象?对此,业界已经有人提出质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光辉认为,广电类媒体有设置“中央厨房”的必要性,“但是纸媒应慎重考虑,比如党报是党的机关报,肩负着政治使命,‘中央厨房’做出的菜品,适合提供给各个媒体、各个传播平台吗?全媒体平台强调共享而不是独占,若处理不好,一次采集,多种生成,新闻高度同质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陈国权也认为,实行“中央大厨房”,同质化不可避免,“全媒体平台强调共享机制,突出的是共性而淡化个性,强调共享而不是独占。一种胡萝卜要做成十几种菜肴,出现同质化完全是必然。”

媒体人对同质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比如,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主题活动的采访报道,过去,集团内多家媒体会安排记者去采访,发出来的稿件肯定会不一样,但现在集团统一行动,往往只安排一组或两组记者,他们将采写的稿件上传到集团平台,供各家挑选。如果是多稿,还可以选择,如果只有一两篇稿件,只好“一稿多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

2008年奥运会期间,有的报业集团在奥体中心设立媒体直播间,成立中心报道组,前方记者将稿件传到平台上,后方各子媒编辑加工,导致的结果是各家子报发布的内容都差不多。这几年,每逢全国两会、重大纪念日,很多媒体集团都打出全媒体行动的旗号,整合集团资源,将记者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结果各子报发的图片都一样,新闻稿往往只是改了一个标题。这是重大主题报道中偶一为之出现的问题,如果是常态化的“中央厨房”运作,同质化现象会更严重。那么,在打造“中央厨房”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同质化问题?

内部构架要有指向明确的分工

“中央厨房”将集团内全部或部分记者集中起来办公,统一采购,统一“炒菜”,集约化生产的目的达到了,但也容易造成产品缺少个性。因此,在“中央厨房”内部构架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集团内所有子媒体的定位,尤其要高度关注那些个性化鲜明的子媒,设置专门的记者编辑对口处理,在分工上,要有个性化的考虑。有的传媒集团将集团内所有摄影摄像记者集中到一个部门,成立摄影中心或视觉中心,所有子媒图片图像都由这个中心供稿。这种集约化的做法,好处不言自明,但要看到,集团内各子报对图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基于中国国情,党报对图片有特殊的要求,甚至对区域主要领导的图片拍摄、尺寸大小、景别都有规定,如果用都市报的视角拍摄图片,就不适宜在党报上使用。在微博微信的发布形态、内容等方面,党报和都市报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各类资源集中到中央平台之后,要充分考虑到各子媒的特点,在人力分配上要科学合理。否则,同质化的“通稿”会扼杀子媒的个性,加速子媒的消亡。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