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六大亮点【2】

张昆 张宇

2015年07月13日08:31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试水“众包新闻”

“众包新闻”在全民新闻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众包新闻”的生产模式由传者向受者转变,以用户生产为核心,把用户纳入新闻报道的环节中来,变革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与传受关系,使读者从内容接收者变身为内容生产者,而编辑从内容生产者变身为把关人。

研究互联网技术社会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时间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以你为对象的媒体如果没有将你包含进去,那么就不值得在它面前待太久。”“参与是一种行为,它让你觉得自己的出席很重要,让你在看到或听到某些东西时觉得自己的回应也是活动的一部分。”[3]这两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众包新闻”的重要性。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及人们媒介素养的提高,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当看客,作为信息接收者围观新闻事件,而“众包新闻”正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参与路径。

长久以来,全国两会报道一直是由媒体来决定报道内容,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用户对媒体报道的内容不感兴趣时便会远离两会报道,导致一些新闻成为媒体人的自娱自乐与自我狂欢。把用户真正纳入到新闻报道的环节中来,则可以更加吸引用户的关注并激发用户对两会报道的兴趣。

新浪在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首次探索新闻选题众包产品“两会选题会”,选题热点来源于用户,让用户“上头条”、当“主编”,并对其进行红包奖励。新浪新闻编辑团队集体讨论后,从网友提交的众多选题中选择合适的进行操作。凡是选题被采纳的用户,至少可以获得500元的微博红包,在“主编”岗位表现最好的还可以获得5000元的奖励。这种方式使用户成为两会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据新浪新闻中心原创主编李大明介绍,新浪未来新闻众包的生产模式将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推广。

不少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发起线索征集与话题讨论,并把互动内容作为新闻素材。《经济日报》通过“两微一端”征集两会话题。中国之声《政务直通》栏目引入用户生产内容概念,在直播前开通两会热点话题的微博、微信调查,征集网友提问,并将问题融入直播中。

但在上述案例中,用户参与的还只是新闻生产的初始环节。如果媒体能够秉持互联网思维,在选题、采写、编辑、传播等各个环节开拓“众包新闻”生产模式,便能够让用户真正参与到新闻生产中。

四、媒体新技术应用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驱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发展。媒体报道要向技术创新要生产力,捕捉新技术特色,实现炫酷的用户体验。

从2012年南方都市报制作的《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亿像素照片,到2014年人民网记者报道全国两会时配备的谷歌眼镜,再到近期走红网络的“采访神器”自拍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设备被媒体应用到全国两会报道中。

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秒拍、HTML5、二维码、微信“摇一摇”等新技术大放异彩,航拍器、自拍杆、谷歌眼镜等新设备也成为记者抢新闻的利器。

轻视频在移动端的传播非常广泛,《新京报》全国两会期间重点推出的“动新闻”格外引人注目。秒拍是微博推出的一款新型移动视频应用,能够快速实现视频的拍摄、上传、发布,得到了记者的热捧。在此次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众多媒体纷纷运用“秒拍”技术,第一时间把全国两会的最新资讯以视频形式呈现给网友。秒拍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传播效率最高的新媒体报道形式之一,其中一条秒拍报道的点击量达300多万次。

可视化技术在两会数据新闻方面被广泛运用,《人民日报》在“两微一端”推出的《9张图带你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青年红利》等可视化新闻产品受到网友热评。

2014年10月29日,HTML5的标准规范最终确定,为新闻的可视化呈现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HTML5技术能赋予网页更好的内容层次和结构,非常适合在移动端呈现丰富多样的动态效果,给用户带来各种形式的交互体验。2014年下半年以来,以HTML5技术为依托的新闻产品不断刷爆社交网络,如腾讯出品的《知情病人》、网易客户端出品的《习近平和奥巴马夜游中南海》等。随着HTML5应用场景及使用群体的迅猛扩大,其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单向传播的模式,用户参与互动和社交分享成为HTML5的显著特征。各大媒体在报道全国两会时,充分利用了HTML5技术的优势,在HTML5新闻产品的页面上融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游戏、互动调查等元素,生产出令用户尖叫的新闻产品,使全国两会报道精彩纷呈、夺人眼球。例如,中国网每天推出HTML5特刊《直通两会》,展示全国两会众生相;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在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前推出HTML5产品《人民大会堂,小明带你玩》,刷爆社交网络。

借助新的技术设备,媒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全国两会报道中亮出各种“采访神器”。由细细的自拍杆、调成自拍摄像模式的智能手机和蓝牙遥控器组合而成的“自拍神器”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现场各路记者争抢新闻的利器。

继春晚微信摇红包活动引爆网络,“央视新闻”首次在全国两会报道中应用了微信“摇一摇”功能,实现跨屏实时互动,用户通过摇动手机随时都能进入“两会解码〓群策群力”等新媒体产品的交互页面。四大门户网站也不甘示弱,新浪首用可穿戴设备拍摄全国两会;网易将“跟帖文化”和弹幕技术相结合;腾讯推出各种短动画视频;搜狐则追加了多场全媒体直播,并设置了全国两会铃声提醒服务。

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设备,只要媒体能激发创意“为我所用”,定能使全国两会报道精彩纷呈,并引爆传播热点。

五、表达方式接地气

要想改变人们对传统时政新闻报道枯燥死板的印象,起码报道形式要生动活泼,表达可以更软更萌更清新。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图解两会”“数读两会”“漫画两会”,以及两会主题的动画视频、脱口秀视频、互动游戏等都受到了人们的热捧,拟人化表达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个性化解析也让更多人对全国两会报道产生兴趣。

《人民日报》3月2日要闻版开辟新栏目《书话两会》,开篇《第一回:委员抵京抬眼望 平年盛会不寻常》语言活泼,广受青睐。《中国青年报》出品的脱口秀节目《曹林说会》风格犀利、风趣、轻松、幽默,赢得了不少拥趸。

一系列“小”字辈的虚拟人物频频亮相全国两会报道,如《人民日报》的“小明”、新华网的“小华”、中国新闻网的“小七”等,使报道生动活泼,也更接地气。媒体用活泼的虚拟人物报道严肃的政治新闻,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高傲的传播姿态,也让受众有强烈的代入感,提升了全国两会报道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也收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推出了一系列可视化新闻策划,如有故事有场景的HTML5策划《两会保障,你不知道的付出》,自述型拟人化动画视频《来,帮“代表议案”找记忆》,以及轻松有趣的解释型动画视频《嘿,人大代表你懂吗》等,表达生动活泼,在社交平台反响热烈。

“板起脸来讲道理”的方式早已不适应当今的传播生态。《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微传播上发力,其王牌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及“学习小组”运用轻松活泼的表达方式对全国两会进行深入解读。“侠客岛”以“拆解时政迷局”为己任,每个作者都以一个武侠式的笔名出现,如“东郭栽树”“独孤九段”等。全国两会期间,“侠客岛”推出《李克强的王牌计划》《中国为反腐立法,为何迟到整整14年》等,用读者爱听且熟悉的语言来解析和讲述严肃的时政新闻内容。“学习小组”文如其名,专注于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活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人大开幕当天,习近平强调了什么》等文章十分接地气,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来解析习近平的政治活动。

六、崔永元式全国两会报道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一直被视为需要打通的两个舆论场。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与传播生态的变化,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舆论场正悄然兴起。

今年的全国两会,崔永元也置身于这样一种舆论场。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许多媒体报道明星委员,但全国政协委员报道全国两会却很罕见。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拿起自拍杆和话筒,实时记录会场动态。当被记者包围后,崔永元用自拍杆托着手机跟记者玩起了对拍,崔永元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进行视频记录。

全国两会期间,崔永元手拿“自拍神器”全程解读全国两会,如揭秘全国政协委员住宿细节等。3月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民建、无党派界别进行联组讨论时,崔永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进行提问,并用“自拍神器”记录了两人的互动。

崔永元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却以自身为例进行体验式采访,极大地拉近了受众与两会的距离。官方媒体的报道和社交平台的热议使得这一新鲜事件迅速发酵,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崔永元式全国两会报道不仅展示了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自然状态,也使得传播形式本身成为研究的对象,这种模式在以后的会议新闻中可能不会是个案。(张昆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宇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魏志奇.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传播规律[J].新闻世界,2014(5).

[2]黎万强.参与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克莱·舍基.认知盈余: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页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