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5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微电影: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的“心”途径【2】

袁爱清

2015年07月13日16:42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2.通过镜像呈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微电影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导演,导的是电影,其实也是生活。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形式,突出创意与视觉体验来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当今是一个释放和表达的时代,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视觉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平民文化,使普通人有机会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视觉作品,能促进“自我实现心理”的需求。首先,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契合这个高效率时代的特征和人们对视觉的依赖,人们能利用零碎时间实现观看微电影的目的。[7]其次,镜像呈现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微电影《Leave Me》中的主人公在手心上写出“leave me”,向父亲挥手告别的手势被定格在观众心中。微电影通过大胆的创意,吸引了受众的眼球。随着信息日新月异的发展,比信息更有价值的是注意力。受众的注意力非常有限,谁能抓住受众的视觉体验,谁就能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

3.通过镜像呈现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弱势群体的相关问题,作为视觉文化的微电影应给予充分观照。微电影中通过最常态的人物、最简单的生活以及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着弱势群体最基本的情感。这是微电影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本质意义,尽管微电影具有影像艺术性,但更具有生活体验真实性。既让受众产生亲切感,也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微电影《生活》讲述了回家过年的故事,一对从菜市场归来的男女,他们的眼睛就是镜头,隐含着浓浓的关心与爱,受众跟随镜头体验这种温情而无奈的生活现实,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认同。微电影《天堂的午餐》中,孩子们奔跑嬉戏的情形生机勃勃,无声的镜头语言向人们诉说着幸福。影片所营造的诗意的感动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种温暖而励志的内涵让观众感动,令人对病弱的儿童产生深深的同情,继而伸出援助之手。富有意味的真实生活境况通过影像,在真情的可贵中反映了社会现实,将弱势群体与我们链接在一起。在现实生活中,会激发更多的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三)心理资源负载下的心理容忍和社会融入模式

心理资源负载的基本假设源于知觉负载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在当前任务知觉负载所承受的极限决定了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假设当前的媒介信息量太大,而受众资源不够,则多余的信息就会自动溢出。基于心理资源负载理论,就本文研究弱势群体的心理容忍及社会融入来看,有以下几种途径能避免溢出:一是心理扩容,二是转移注意力,三是增强心理承受力。

1.扩充心理资源,开阔认知视野

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具有亚文化特征,带有独立的“黑匣子”意味,生活境遇的劣势使得他们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瓶颈,在心理资源上处于狭窄状态。互联网让我们处于一个多元互动世界,极大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微电影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会促使弱势群体产生新的认知。扩大心理资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首先,微电影可以真实地用镜头将弱势群体的生活境况表达出来,用语言传播弱势群体的声音,用镜头映照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为他们的情感诉求和生存权利呐喊。微电影作为信息表达的一种形式,它的作用就是客观真实地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多角度地传递给受众,使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们无差别地接收到应得的信息,实现资源客观表达,避免对弱势群体产生一定的误读。其次,弱势群体承受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双重认知威胁,他们一方面缺乏对自身现状的认同,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来自社会和主流话语的排斥,这是一种双重的困境。通过微电影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将弱势群体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命运生活、生存状态、情感给予及利益需求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天堂的午餐》《生活》《老男孩》等微电影,以其独具审视精神的拍摄方法和独具魅力的表现手法,让弱势群体从中获得强烈的空间深度感和多元认知的立体感,既使观众增强了身临其境之感,又使弱势群体产生了不同的认知体验,缓解了由此带来的身份焦虑。微电影为弱势群体提供了话语权的平台,可以理解为微电影的功用性扩容。

2.转移注意力,有效利用心理资源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不断爆发的由弱势群体引发的恶性案件,他们的病态和仇恨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透过一个小小的镜头,来看看如果不转移他们注意力的后果。2011年,福建南平发生血案后,一个失去女儿的中年妇女向南平市委书记喊冤:“我女儿的冤屈得不到伸张,我也会去杀人!”显然,这样过分偏激的言论如不加以引导,必将会引发人们的恐惧,并增大社会群体间的裂痕。当相关视频被放到网络上后,强有力的冲击力引起每个人的反思,这种直观的影像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痛。有人给予理解和同情,通过捐钱捐物的方式向这个失去女儿的母亲表达了支持;有人通过网络刊发评论,推动事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当事人而言,网络上的互动极大地转移了注意力,这种资源的扩张构建了弱势群体新的情感体验。发展传播学奠基人勒温认为传媒有移情的能力,即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帮助弱势群体突破地理限制,开阔视野,使情感得到有效释放。

3.增强承受力,扩大认同心理空间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的弱势群体面对自身的不利处境,仍另辟蹊径,在绝境中求生存,表现出对挫折极强的心理承受力。透过微电影《总有爱》,我们能感受到残疾群体的艰辛与苦难,苗子富虽然从小患有脑瘫,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和逃避,经过艰苦创业,开创了关注弱势群体的网站。这在无形中激励着我们,增强了人们面对挫折的适应力和容忍力,提高了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是心理资源负载的基本容器,微电影除了具有自己本身的微特征以外,还具有媒介的基本特征,是传播正能量的切入点。弱势群体遇到困境,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微电影又将弱势群体的诉求放大,实现从“窄播”到“广播”的转变,这种放大的功能本身就带动了与受众的情感互动,传播了人文关怀的理念,提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使弱势群体得到广泛关注。对弱势群体而言,心理上的脆弱比现实中的不利处境更容易将人击垮,微电影所具有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能有效地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和抗御负面情绪的能力。

四、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传播效果

如上所述,微电影钟情于社会弱势群体,这与微电影的基本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微电影中的“微”除了对底层、边缘人群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外,“微”还是一种春风化雨、无处不在的力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正是他们自身的生命体验与社会人文关怀的融合。微电影为弱势群体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改变了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姿态,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中,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在网络上互动体验,促使并产生集体行动,不断发展改变自身和社会的力量。

(一)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满足自身需求

尼葛洛庞帝认为在后信息社会,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这种个人化的传播模式依托跨媒介平台而实现,显得更为人性化和更适应个人的需要。微电影生产及消费的复合特征具有分众化,对于积极参与制作和上传微电影作品的一般大众而言,微电影的制作是相对个人化的行为。[8]草根微电影,就是一个人完成一部作品,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信息表达的内容是弱势群体主动选择的,它满足了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如反映基本诉求,与社会建立联系,传播信息及提供娱乐,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微电影可以满足以下需要:首先,通过微电影的传播能获得最基本的需要。如受众通过观看微电影之后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满足其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其次,弱势群体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发出声音,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和人际交流的感性诉求,能获得情感满足。再次,当弱势群体创作的微电影受到广泛关注,并产生较高的点击率,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感,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

(二)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推动民主社会进程

微电影成就了互联网时代的一场全媒体盛宴。微电影和微博一样,是第一手见证政治及民情的新兴载体形式,人们会越来越多地认为它比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以至传统影院电影,在引导社会意识,促进共同体想象,形构政治、文化、社会认同等方面具有更大、更强的功效。它的观念构架、阐释以至观察模式和回答、解决问题的实践是多种多样的。

伊尼斯说:“媒介如若无法解码成一般的内容,则无法为普通群体所接触。”微电影的创作及传播途径,为弱势群体构建了一个参与社会的新途径。就性质而言,微电影是最为通俗最为贴近受众的艺术。微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由于具有个体创作的特性和极少的投入,成为弱势群体的“集体白日梦”。微电影的想象空间及网络互动空间共同构成了对改变弱势群体处境的强大推动力,弱势群体可通过微电影与社会进行对话,促进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弱势群体在现实世界中的非理性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折射出这个群体对生活共同的追求与向往,诠释了他们的理性价值。弱势群体对自身处境的想象空间具有双重的理解:一方面,自身的压抑致使他们认为公平、美好可望而不可即;另一方面,现实的处境致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精神畸变。这种双重混杂的声音,在微电影的世界里使弱势群体形成了合法化利益追求的共同体。

(三)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构建精神共同体

微电影成为大众传播中个体的艺术镜像也是经过一次次思想的颤动、一次次独特的尝试,慢慢地将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微缩进影像的。微电影是传统电影在新媒介上的延伸,可以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并可随时随地上传、下载、复制。微电影承担着表现社会真实的使命,它将弱势群体的原生态思想及多元文化价值追求进行充分的表达,而较少用说教和模式化的方式让人们去关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人们有权利看到弱势群体生活的真相,微电影用写实的方式来对弱势群体进行呈现。微电影的传播颇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容易聚焦在一起不断影响集体潜意识。爱是促进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借微电影的宏观意图呼吁社会大众从关心影片中的弱势群体,到关注我们身边需要照顾的群体,进而扩及弱势群体,这是微电影以生动直观的形式构建了人类精神共同体。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微电影的传播变得异常快速而广泛。微电影因此更具有一种普遍的富有活力与持久性的文化价值。弱势群体将人生百态杂糅于微电影的内核,通过极具张力的叙事和纪实性的传播方式,传递着人性深层的感动,承载着中国社会的现实困境,同时也承受着历史和现实的意识形态考问。(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语境下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及引导机制研究”(11CXW037);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现状及心理疏导机制研究”(12SH15)]

参考文献:

[1]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

[2]Jeannerod,M.(1999).To act or not to act:Perspective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2A,pp.1–29.

[3]郝雨.个人求助及情感倾诉节目的媒介功能意义[J].现代传播,2007(5).

[4]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美与时代(下),2011(7).

[5]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J].新闻界,2011(8).

[6]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11).

[7]李峰.解析微电影持续升温的心理学原因[J].大众文艺,2012(7).

[8]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现代传播,2012(3).

上一页
(责编:张筱悦(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