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5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微电影: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的“心”途径

袁爱清

2015年07月13日16:42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微电影是一种“身体在场”的媒介形式,具有白描式、纪实性、互动性等特点,普通人皆可通过微电影进行草根秀,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利益诉求及情感表达。弱势群体是大时代背景下的脆弱群体,原本微弱的声音通过微电影可产生一种放大效应,从而激发受众的广泛互动和深层共鸣。通过探索微电影传播要素与弱势群体信息表达之间的内在逻辑,发现弱势群体借助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是基于以下三种理论解释:一是共享理论下个体感知与集体意识的消融;二是镜像呈现下的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的双路径;三是心理资源负载下的心理容忍和社会融入。这三种理论可以解释微电影让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满足弱势群体的多重心理诉求,这种积极的传播效应会促进弱势群体向常态社会群体流动。

【关键词】微电影;弱势群体;信息表达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学的研究向来都是对现实的观照,传播学研究者的基本使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学应对社会现实和人的主体地位进行深刻的反思。生活在网络时代语境下的人们,忍不住要追问:与这个大时代相比,我们都是小人物,为何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常触动心灵?微电影借助电影艺术与新媒体的形式,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

弱势群体遭遇困境时,媒体往往成为他们求助的对象。我们处在一个需要释放和表达的时代。此时,与弱势群体相关度最高的微媒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就肩负起了舆论监督之责。伊尼斯说:“不同类型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叙事及传播策略,对于需要知识分子深度参与的媒介难以广泛传播,而对于不需要特别门槛就能达到较好传播效果的媒介,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和利用。”微电影既具有画面的冲击力,又具有和微博、微信一样的互动性,这种信息表达渠道容易将郁积的情绪聚焦在一起并不断拓展。于是,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这一媒介表达新的诉求,传达真挚的情感,甚至参政议政。微电影正以一股不容忽视的微动力与我们的时代展开积极对话。

本文研究弱势群体利用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旨在驱使我们对微电影的传播属性、微电影的本体论做出新的反思及定位,并激励我们创造出更多新的阐释。弱势群体由于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弱势,无法像强势群体一样去合理表达内心诉求,传统媒体也常难以关注弱势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可以将主体诉求不经意地融散在影视情节之中,而且真实感人的情节与细节都将承担信息表达及传播的双重效果,使受众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不知不觉、轻松地接受弱势群体所发布的信息,从而达到预期的信息表达效果。但弱势群体利用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在网络世界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获得了表达自我,满足内心需求,其理论解释又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微电影与弱势群体信息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现实考量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促进弱势群体利用新媒体进行恰当的信息表达提供理论及现实的参考依据。

二、微电影传播要素与弱势群体信息表达之间的内在逻辑

本文在研究微电影的传播要素时发现,弱势群体与微电影联系起来,其内在的逻辑和线索可能是这样的:在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宏大社会背景下主流叙事又缺乏底层表述,而几乎没有门槛的微电影就成为弱势群体进行信息表达的基本途径。为此,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与微电影的传播要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此不准备再多展开笔墨一一罗列,当两者具有高度的共性时,研究就应讨论普适性问题了。首先,从传播主体来看,微电影从声音、文字到图像等叙事方式大多属于自我宣泄和个人喜好式的表达性质,重在“个人表达”。弱势群体常与边缘群体、社会排斥群体具有等同的概念。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群体,但他们表达的诉求多与生活、生存相关,微弱的声音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其次,从传播技术来看,微电影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拍摄制作完成,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可以达到信息表达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对普通大众来说几乎是零门槛。弱势群体在所有正常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常将自身处境通过新媒体呈现。对弱势群体而言,拍摄影像比文字描述更有现实可行性,弱势群体可选择影像方式对诉求进行表达,从而引发网络的关注,呼吁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他们现实中的问题,这是通过镜像进行信息表达的胜利。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人们可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平台观看微电影,受众可将注意力进行聚焦并形成相对连续性的个体观看行为,从而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在微电影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反应及支持,都有可能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弱势群体的“微弱性”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身处底层的弱势群体被社会关注后力量感会一点点泛开,比呐喊更有力。最后,从受众需要来看,一是微电影这种形式较为新鲜,较易获得受众的关注;二是处于新媒体时代,相对于网络信息而言,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更有浓厚的兴趣;三是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可获得个体话语表达的机会,对于没有更多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而言,如今也需要表达的机会和平台,微电影使人真正回归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平民秀时代,从而满足了受众多种精神及情感体验。换句话说,微电影能否感动普通受众,表达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这是对微电影未来发展的考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

三、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理论解释

传播学通常用符号作为一种表征,这既是一种基础性的信息沉淀,更是一种意义上的建构。我们处于传播史上前所未有的多维传播时代,人们的思维逻辑被分解,思想深度被削平。“平”具有多重含义,最重要的是人们倾向于选择浅层次的信息、追求快速的感官认知。[1]数字媒介所形成的符号表意方式已把一切都媒介化了,而新媒介也在为我们的思考与表达方式提供新的选择,并不断创造出自己的话语符号。微电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态,有别于传统电影,有着自己特殊的形式属性。微电影作为一种信息表达及传播方式,实际上也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从这一视角出发,这种互动是积极的构建过程。微电影就是要让草根“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这些故事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要,这时受众最关心的是传播内容。弱势群体借助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时,可以试着用与传播心理学相关的理论来进行诠释,以期找到更多具有共性特征的证据。

(一)共享理论下个体感知和集体意识的消融

论及微电影,不得不谈到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话语权,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被压迫感,这种心理感受与网络世界的个性化、高互动性的微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一方面要让弱势群体感知现实社会的客观真相;另一方面,希望弱势群体走出“自我脆弱”的心理错觉,促进弱势群体与普通受众的融合与消解。这既是一种情感的回归,也是一种彼此消融的过程。心理学用情绪共享来概括这种消融的过程,情绪共享理论认为个体知觉会与外界信息产生自动、同步的反应。[2]微电影在主题传播及叙事风格上与弱势群体在情绪共享下产生链接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基本的底层情绪感染视角,关注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处境,引发情绪上的共鸣;二是多元认知策略,突破主流文化叙事为导向的努力,达成双向认知的诉求;三是行为策略。弱势群体通过自身努力破除宏大叙事,在参与中展现弱势处境,并提升自我境界,达到更高层次的共享,从而使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弱势状态得到改善。

1.情绪感染:促使弱势群体与普通受众情感共振

好的微电影应该作用于人的内心,应该是对生活的诉求。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是微生物,都是微不足道的,当所有微小的情感汇聚在一起时,就可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如《美好2012》《拆掉心中的墙,拒绝冷漠》等系列微电影,将与弱势群体及非公共性有关的话题带到大家面前,引发了受众强烈的情绪共鸣。[3]微电影的角色离不开情感诉求,一旦充满了情感,就可能影响另外一个人。许多人被微电影《老男孩》打动,就是因为其音乐极为感人,画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微电影的叙事策略是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无限放大,而淡化次要情节,以达到在情绪上与观众的快速共鸣。[4]弱势群体作为社会脆弱群体,一般来说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状态,将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展现出来,就会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另外,微电影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受众在观看和参与的过程中,会引发情绪上的共振,这种情绪感染也会产生一种自我身份的消融,消融的基本渠道是通过情绪共同体形成的,类似于引发互联网上的“蝴蝶效应”。情绪相互影响或感染,会使主角的经历与受众产生一种“情绪共同体”。

2.多元认知:激发弱势群体与普通受众双向对话

微电影与传统媒体不同,它采用镜头下移的底层传播策略,真实而深刻地剖析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他们除了具有一个群体的共性外,还有每个个体的个性,将焦点放在个性及共性上讨论,有助于人们对弱势群体的正确认知,激发弱势群体与普通受众的双向对话。首先,从信息资源来看,弱势群体对自身处境和不幸具有独特性的认知,同时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双重评价使弱势群体成为一个特别群体。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多元化的诉求,使更多人能够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感,这本身就充满着活力和灵性。我们不是单纯地同情弱者,而是把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阶层来看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群体来尊重。此外,微电影给了弱势群体极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让弱势群体有机会了解新的生活意境,从而消除了弱势群体与普通受众相互的隐秘感和新奇感,产生了双向沟通的效果。微电影消融了弱势群体的张力与主流话语权的某种对抗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弱势群体借助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其次,相关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中的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标签化的报道将弱势群体塑造成了“问题群体”,由此导致多数人对于弱势群体的媒介印象就是“脏乱差、素质低下”。微电影是一面镜子,可真实地反映弱势群体的境况。再次,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具有软弱无力的特质,从而导致自身缺乏对社会作出直接反映的勇气,只能让不满情绪压抑于内心变成怨恨。微电影是一个没有门槛的桥梁,弱势群体通过这一媒介,对主流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并认识到每个群体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痛苦,这会促使他们达成认知上的和解。

3.行为策略:增强弱势群体向普通受众正常流动

弱势群体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得不到改善,将与社会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不仅有自卑感,还有依赖心理,甚至有某种敌视社会的不满情绪。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环境因素导致他们处于不利处境,也有社会因素所导致的。他们与社会隔着一堵厚厚的墙,无法逾越。微电影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从传播工具来说,弱势群体只需要拥有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就可以有机会出现在网络中,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微电影中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其争取到了更多的观众,因为人们从微电影中看到了自己,至少是看到了有关自己及同类群体的影子。这是一种泛行为化的积极应对策略。正如导演贾樟柯所说:“我只是忠实地将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其他的交给观众。”弱势群体在镜头前所展示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镜头前的尽情展示,容易获得一种较为深沉的陶醉状态,这是一种深度的审美愉悦。脑瘫小伙苗子富自拍励志微电影《总有爱》,并建立了相关网站,引起了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种行为策略,使弱势群体产生了与主流群体一致的积极向上的愉悦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大众所认可的话语规范,彼此的融入有助于消融这种边界。

(二)镜像呈现视野下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双向实现路径

马塞尔·马尔丹认为电影画面具有三个特征:具有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具有感染价值的美学现实和具有含义的感知现实。[5]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视觉图像已经构成一种巨大的积聚和纯粹的表征。影像能客观地反映世界表达诉求,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微电影通过镜像对弱势群体的片段式故事进行充分呈现,具有较强的震撼力,镜像具有冲击力,解读更直观,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利益诉求、个人欲望及群体价值,这是一种合理性的工具理性。相反,民工“跳楼秀”或许能达成工具理性目标,但缺乏社会认同。微电影作为视觉文化被看作是反映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为此,镜像呈现视野下的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是弱势群体为达成自我目标而努力,也把社会认同作为要素。

镜像呈现视野下的双向路径主要是通过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达到同步实现。具体来说,首先,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精练的表达,攒足了注意力,对相关信息进行真实呈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越发喜欢用视觉去思维,对镜像事实较容易接受。其次,镜像呈现满足了受众基本的心理需求。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创作更具有全民性与草根性,为快节奏的生活提供更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沟通方式,让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影像狂欢威力四射。再次,社会支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微电影在网络上的互动,并由此产生现实中的人际支持是微电影的多元化视角和多样化诉求的基本目标。

1.通过镜像呈现增强了社会联系

视频影像比起静态文字和图片更能激发受众的思考,这种用直观的镜头来表达生活、记录和捕捉生存状态的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受众的热情。受众通过互动、转发、模仿将微电影作品推向高潮,满足不同人群在娱乐、社会、文化上的多样化诉求。微电影的主题反映普通受众的生活,和现实快速衔接,使人们能够感同身受,与传统的屏幕电影相比,当下盛行的微电影,从题材与表现形式来说,都呈现出明显的现实取向。[6]《多背一公斤》将山区孩子的生活状况以微电影的形式轻松地引入到公众的视野中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老男孩》《泡芙小姐》等微电影讲述了80后、90后的青春与梦想、追求与困顿,既引发共鸣,也催人奋进。这些视频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微信和微博上分享的热门视频,一天最高播放量超过1万次,不仅证明了微电影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说明了这些话题和现实联系密切,迎合了一代人的情感诉求,引发了普通受众的共鸣。

下一页
(责编:张筱悦(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