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媒介空间向公共空间的转置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能使任何议题的声音都得以发出,在真诚、尊重、包容的交流环境里,公民可以自由地对权力进行监视,实现公共主权。根据哈贝马斯的定义可知,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人们聚集在一起自由讨论社会性的问题,并且将讨论后的结果来影响政治行动[2]。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想要构建公共空间,先进的传播技术可实现这种可能性。信息高度的流通性、传播度,使得社会中的人群能感知某个信息的存在,为展开讨论提供基础。
关注新传媒在公共领域的信息传播中起到的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作用,随着新传媒的不断应用,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声音参与政治,无形中改变了以往政府控制传媒导向的局面,但是同时也引起了民族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新传媒时代的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在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怎样更加合理、有效的发挥传媒引导力作用不仅仅是挑战也是契机。
而在传统“媒介空间”下,公共空间只是高高在上的精英产物,还未达到哈贝马斯所说的完全开放的空间。从公众公开讨论所需的空间上看,在网络还未出现之前,传统“媒介空间”没有提供一个自由的、可用于人们讨论的物理空间。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一贯秉承着担当“耳目喉舌”的作用,只是单方面的传播信息,未提供一个大众谈论的平台。从谈论所需的人群上看,传统“媒介空间”下产生的关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谈论,大众是无法参与到其中的,话语的高门槛,内容的严肃性,使得只有精英阶层有这样的条件参与到其中。所以在传统的“媒介空间”下,公共领域永远是高高在上、无法触及。
新媒介空间下公共空间的降解。伴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出现,新的媒介空间也随之诞生。从参与的人群上看,“新媒介空间”下,媒体的使用不再是传统媒介从业人员的特权,而是为普通大众提供了进入媒介的低门槛,如此一来使用媒体的人群范围极大地扩大了,为公共事务讨论与交流提供了必要的人群基础;从交流内容上看,因为新媒介空间下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内容上又受到较小的限制,所以在新媒介空间下极大地拓展了公共话题;从交流的积极性上看,当个体拥有了发声器之后,每一个个人空间都井喷式地与外界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个体间的互动与交流变得异常频繁,不断满足个体交流需求的本能,同时为公共空间的理性讨论奠定基础。所以,在新媒介空间下,媒介技术所带来的变化,将原来高高在上的公共空间逐渐降解,慢慢成为一个大众可以进入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高岩.公共空间2.0——论Web2.0视角下网络公共空间的转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