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闻报道视角的贴近性
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它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和主题应当是同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能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这点无需置疑,但是怎么传达如何形象报道?怎么运用观众熟悉的语言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做报道?这需要记者的功力和深度思考。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吴菊萍,一个真实的平民英雄》是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记者历时三个月跟拍创作的人物报道。不同于以往先进典型人物“感天动地”的报道风格,这期电视专题“非主流”地纪录了平民英雄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女孩妞妞后,从一位平凡的普通人到享誉全国的道德楷模的心路经历。节目独特视角,真实生动,尤其是前期采访时新闻人物吴菊萍语言朴实,加上记者在写稿时注意语言跟观众的贴近性,整个专题节目语言风格平实有力,一改“高大全”程式以独特的视角,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吴菊萍的平民英雄本色,这是评委们对这则作品给出的获奖优势,也透露出评委和观众对目前电视“先进人物”报道创新的殷切期望:那就是以普通观众的视角报道解读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央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作为一期记者走基层的正面报道,整个节目站在普通群众的视角上,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孩子们翻山过河上学的艰难过程。采访没有高高在上的豪迈语言,也没有刻意的摆拍场面,而是以小见大,说的都是家常事,讲的都是烟火事,记录的也是最琐碎的上学历程。可以说节目形式朴素,语言平实无华。然而,强烈的纪实风格和一个个感人肺腑、触动人心的故事,贴近了受众的内心,引起了共鸣,让人难以忘怀。作为央视改“文风”走基层的典范之作,节目生动体现了与群众的贴近性,赢得了普通群众的喜爱,获得中国新闻奖名至实归。
四、新闻主题评述的敏锐性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颜色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一个不懂得音律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2]。只有具有新闻敏锐性强的记者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表明其报道的思想态度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标准中第5条就要求新闻作品必须体现政治性、新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因为新闻报道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反映一定阶级的观点和倾向,所以,在平常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凡的举动表现都有可能成为大新闻、获奖新闻。甘肃敦煌电视台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电视专题片《阳关夫妇》就真实展现了敦煌一对普通农民夫妇,在远离城市的沙漠腹地,相扶相携,乐观向上,为敦煌植绿护绿、阻挡风沙的现实生活。节目不仅展示了大西北的原生态生活现状,也流露出记者对敦煌脆弱生态环境的深深担忧。节目强烈的纪实性和富有冲击力的生态画面让观众深受震撼。也就是说,在一起看似普通的植树造林新闻的背后,记者敏锐地抓拍到了社会对敦煌生态问题高度关注的这一主题,以普通人物的故事为主题线索,阐述了一个草根故事的国家大义,其意义不言而喻。
央视《新闻1+1》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节目《犯罪,别披着爱国的外衣》在全国民众游行,声讨日本捍卫钓鱼岛国家主权的新闻事件下,及时介入,节目表面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参与打砸抢,其实就是替政府发声,在这一敏感问题上,央视率先发声剖析事件的心理根源,可以说在一起敏感的涉日问题上,巧妙引导了舆论,起到了非常好的社会作用。还有江苏电视台的获奖节目《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以访谈形式,邀请专家、教授从“埃及动乱”开篇,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深入地剖析“中国式民主”的深刻内涵,点评了国内近年来各类生动的民主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