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 冯振宇摄
弘扬职业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 石村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通过雪松的纪录片和书,才得以认识方大曾的。
方大曾如今被熟知为“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被称作中国的罗伯特 卡帕,可长期以来,这个名字却鲜为人知,《中国摄影史》中对他的介绍甚至不足百字。而透过雪松的镜头和文字,一位以笔和相机为武器的斗士从历史深处“活”过来了,这是对他家人的告慰,也是对历史和民族的交代。特别是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背景下,能够让这样一个人重回公众视野、让他的精神感动和鼓舞更多人——我觉得,这正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作为一名电视人,作为一名央视工作者,雪松同志通过他对方大曾的追寻,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对于我台进一步深化“走转改”、“讲好中国故事”以及推动队伍建设等也都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意义。
寻找方大曾,有立意高度,有新闻力度,有历史温度,更彰显媒体态度,是我台新闻工作将“走转改”活动推向深入的生动范例。雪松同志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与他扎实的采访调查息息相关。正如雪松同志所说,方大曾具备成为永远话题的所有要素:他曾被视为与范长江齐名的战地记者,留下了许多水准极高、表现手法现代的纪实摄影作品,却在25岁时于战争前线神秘失踪,几十年来不论在新闻史还是摄影史上都没有生平、没有履历——在座的做新闻的应该都能感觉到,这就是一个新闻金矿。可是这个金矿却一直没有人去挖掘——当时很多人觉得寻找方大曾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资料散佚,线索微弱,前景渺茫,直到雪松同志偶然拾得并且一头扎了下去。他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当其冲的难题便是资料发掘,历史风霜下保存下来的有效资料太少,只能从散见旧报刊的只言片语中去一点点抠、一步步拼凑,串成链。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外,就是去寻访知情人,但是可能找着找着线索就断了。电视媒体是视觉表达的艺术,资料匮乏对视觉呈现、影像构建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雪松同志做出了多种创新和尝试,比如用扮演的形式让人物鲜活起来。在寻找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当时节目制作经费有限,根据记载的方大曾最后的足迹,雪松同志扛着器材自己沿保定、石家庄、大原、大同、蠡县等地先跑了一遍,火车、汽车交换着来,保定到蠡县一段完全靠步行。可以说,没有那些一步一印的寻访足迹,没有那些15年来积累的一手资料,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作品。有些年轻的电视人,时有反映说主旋律报道不好做,实际上是走转改没有做到位。想要获得对社会、对人民最深刻的体验和感触,就必须像雪松同志那样,肯花大力气,肯下死功夫,深入实地地沉下来,惟其如此,才能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进人民心坎里。在央视,尤其要做一个懂国情、对人民有感情的新闻工作者,做出群众想看、爱看的新闻报道。
寻找方大曾,是我台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榜样,体现了国家媒体的气质与格局。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刘云山同志也强调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而什么样的故事才是中国好故事?我认为,那些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汇聚动力的人和事,就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中国好故事。雪松同志的寻找方大曾,正是这样的故事。为了讲好这个故事,雪松同志在纪录片播出后,依然翻查故纸堆、寻访知情者、查找新线索。这儿有这么一组数据,在与方大曾结缘后,累计行程几千公里,二十万字的工作笔记,四十个小时的素材资料,837张摄影底片。事实上寻找方大曾已不仅仅是一份有期限、有保鲜度的工作任务,而成为了一份志业,是央视新闻人的时代选择、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是勇于奉献精神的呼召,是传承国家记忆使命的鞭策,更是对大半个世纪前那位年轻同行的告慰: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这就是在讲中国故事,在讲中国好故事。透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力量。如果没有雪松同志的不懈努力,可能方大曾就在历史长河中彻底逝去了,那将是多大的遗憾和缺失;幸而又幸,我们重新认识了有血有肉的方大曾,这个在无暇的25岁定格的青年人小方,将他的精神传承了下来。可以说,在和时间的这场拉锯战中,雪松同志胜利了,是他替我们把方大曾这样的人物从时间手中夺了回来。
寻找方大曾,对我台队伍建设有极大的推动意义。新闻宣传单位的队伍建设,要用正确的导向凝聚人,用共同的价值教育人,用振奋的榜样鼓舞人,勇于担当、联系群众,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使我台新闻、节目多出精品,管理愈益精进。雪松同志的职业追求、业务精神,也让我们思考,怎么培养更多有才有德、敢吃苦能奉献、讲理想担责任的电视人,怎么把央视人这只国家队带得更好。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