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发言摘编【4】

2015年07月27日13:38  来源:中国记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发言摘编

李景录 冯振宇摄

用镜头记录中国历史 用镜头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经济日报社摄影部主任 李景录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记协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意义深远。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历经15年,不辞辛劳,奔波在采访一线,并翻阅大量的历史史料,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累计行程数千公里,沿着当年方大曾报道路线进行采访,用历史的碎片拼接成生动鲜活、具有高尚爱国情操的方大曾。方大曾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方大曾的作品对当今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一、学习方大曾投身抗日战场,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

“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抗战的第一手消息,《我们为自己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城》《卫国捐躯》《民众慰劳》等专题摄影报道在全世界引起反响。方大曾因此成为中国抗战“第一照”的作者和“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

“战地记者手中的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还不够近”,这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看了《寻找方大曾》这部纪录片,让我们不能忘记这位抗战时期第一个为国捐躯的战地记者。我们看到方大曾频繁地穿梭于抗日战场,以全部身心履职的精神、境界和身影。方大曾以纪实的方式,再现了当年北平战场的真实场景,最先报道了“卢沟桥事变”真相,用自己的执着和勇气唤起正义与良知。方大曾与敌人拼命的不是刺刀和枪炮,而是手中的照相机和笔,留下了近千张珍贵底片,都是他用生命和鲜血的真实写照。追昔抚今,方大曾当年拍摄的摄影作品已成为史料,从作品中看得出他的镜头聚焦的是社会底层,定格的是普通人的生存瞬间。虽然背景在不断变化,但那一张张记录士兵、民众表情和背影的史料作品始终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中,让人念念不忘。

二、学习方大曾亲临战争一线,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

方大曾对每次的采访报道,都要亲临第一线,并用敏锐的眼光来拍摄记录当时的情景。哪里有战事哪里就有方大曾的身影,方大曾多次孤身一人前往激战前沿,拍摄了大量正面战场的珍贵照片,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独家新闻。他在上海《大公报》任战地特派员期间,陆续发表的《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从娘子关出雁门关》等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方大曾冒死深入现场,报道新闻的敬业精神,为当今每位新闻工作者做出了榜样,他不惜用生命追寻新闻事业崇高理想的精神境界,以及忠实记录全民族同仇敌忾进行抗战的事迹值得称颂。我作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一员,经济日报一名摄影记者,在行业内开展学习方大曾敬业精神,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走转改”,让每位摄影记者深入一线,将镜头对准基层,拍出真情实感,拍出赋予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

三、学习方大曾坚持图文并茂,记录战争历史的精神

方大曾在投身抗战一线的同时,在报道手段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把采写通讯报道和拍摄新闻照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艺术摄影和报道摄影协调一致,真实、鲜明、深刻、感人,使其摄影报道既全面记录了历史,又能迅速大范围的传播。他发表的《绥远的鸦片问题》《绥东前线视察记》等报道,图文并茂,其独特的视角和作业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他用生命追寻新闻事业的最高境界,忠实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

虽然,方大曾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可纪录片却将历史无限止地延续!在《寻找方大曾》纪录片中,我们深深领悟到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至高境界,那就是在任何时候,新闻工作的永恒价值,绝不是用名位、金钱来衡量,新闻工作者的崇高理想,值得用生命去体验、去追寻、去获得。如同冯雪松在书中所说,方大曾这样优秀的战地记者,是“用生命当火种”的人。

当今的新闻摄影记者,要以方大曾为榜样,适应新常态,传递正能量,脚踩大地深入基层生活一线,多写、多看、多跑、多转,用手中镜头记录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用手中镜头讲好“中国好故事”。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