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网络推手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侵袭

顾佩璇

2015年09月02日10:46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网络推手随网络发展而兴盛,其作用机制为通过话题传播设置公众议程,引导舆论。本研究分析发现网络推手对互联网公共空间造成威胁与挑战,干扰正常的舆论议题,影响常态舆论生成与表达;刻意追求话题性与关注度,破坏传统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削弱大众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等。研究认为,营造和捍卫正常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法规保驾护航;鼓励网络推手行业转变发展风向,坚守道德伦理与法制底线;呼吁媒体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网络推手;互联网公共空间;互联网治理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普及,人们每天接触到的资讯量呈几何数暴增。当受众身处庞大繁复的信息海洋,注意力俨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网络推手正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推手既为信息海量化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却也成为互联网公共空间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解读网络推手

近年来,贾君鹏事件、郭美美事件、奶茶妹妹事件等网络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强大舆论浪潮,网络推手在背后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网络推手,又名网络营销师。追溯网络推手诞生与兴起的历史,互联网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因为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海量化,而网络推手的出现,又大力抬升特定事件关注度,与常规话题悄无声息湮没在信息海洋里形成鲜明对比。

从新闻传播学研究范畴来看,网络推手可视作一种新闻或话题炒作现象,常被用于商业宣传或公共关系领域,虽然部分具有公益性质,但实现盈利才是大多数网络推手的诉求。网络推手的作用机制可通过议程设置理论解释,即制造话题,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使用,对网民情绪和兴趣进行迎合与引导,形成话题传播,进而设置公众议程,引导舆论。

现如今,网络推手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呈现贬义化趋势。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说过:新闻炒作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直接的目的是“引起轰动”, 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①回顾近年来社会反响较大的网络炒作事件,“7·23”动车事故天价赔偿外籍游客谣言、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等,勾勒出网络推手们种种令人诟病之处:对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破坏;制造炒作话题的出发点非公益性,捆绑商业利益,为自身牟取钱财;言论另类,行为怪异甚至违背道德、伦理底线,手段近乎无所不用其极的功利性等。

二、网络推手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挑战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尤根·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定义为:“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②“传媒公共领域”亦由此概念延伸而来。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具备信息更易获取、传播模式去中心化以及空间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媒体相较其他媒体形式,更符合传媒公共领域的要求。换言之,互联网公共空间应当是在公开、平等、理性和基于事实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全体公众开放的信息交流、观点讨论和舆论传播的空间,并且该空间内的一切行为应当以符合法律和道德底线为前提,遵守一定秩序。

(一)干扰常态舆论生成与表达

网络推手为引人眼球,不惜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进行炒作,不仅产生败坏互联网风气的直接影响,更是误导互联网民意表达,对网络舆论形成干扰与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推手秦志晖借“7·23”温州动车事故编造我国政府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该条谣言散布仅2个小时,转发次数即达1.2万次,此般做法挑拨民众不满情绪,抹黑政府形象。吴玫、曹乘瑜指出,网络推手运作违背了现代社会公共信息传播的几大原则:透明性、客观性、真实性、公共性。③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影响大众正常地获取信息,而且对大众产生误导,触发大众负面情绪。

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