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性是副刊不能割舍的根
任何东西没有质量就会失去生命,新闻报纸是这样,副刊更是这样。
传统意义上的副刊,就是以刊载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报纸文学园地,它从诞生之时起,就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为使命,成为报纸版面的新锐阵地。特别是在“五四”时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报纸副刊以犀利的语言,清新的文风,精辟的思想,唤醒了国人沉睡的灵魂,凝聚了社会的向心力,增强了民族的荣辱感,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思想启蒙,推动历史进步的文化利器。
这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是文学固有的特质,这种感染力是文学在人类心灵深处散发的光彩,这种思想锋芒是文学引燃的人性火花,文学的精神作用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新闻决定它的地位,副刊决定它的个性和品位,副刊放弃了文学性,自然丧失了个性和品位”[2],可见文学性是报纸副刊生命的根,它传承着民族基因,与报纸的新闻性共同肩负着传递时代声音,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重任,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把新闻比作冲锋陷阵的轻武器,那么副刊就是在后方驰援的重火力。因此,在新媒体以灵活、便捷、神速的传播手段与纸媒的竞争中,报纸的改革必须要扬长补短,立足本质上的创新,质量上的提升,绝对不能避实就虚。
相形之下,一些报纸副刊改革,多在形式上找新奇,不在内容上练苦功,削弱了副刊的文学功能,所刊作品都是一些空泛之作,赏草看花,遥星叹月,逗鸟遛狗,落发伤感;要么就是茶余饭后的琐事,招风受凉,家长理智,拖地洗澡;再就是情与殇的靡音,心境落寞,情感焦灼,争风吃醋,乃至对物欲的赏目,权贵的迷恋。作品不去触及思想,不敢碰撞灵魂,不愿涉猎人性,不关注百姓苍生的冷暖和社会变革的现实生活,单从形式上看很跟潮,读起来则浅薄无味,平庸乏力,记叙的多是狭隘的个人际遇,抒发的是小资情调,都长着一副面孔,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没有可赏阅借鉴的东西,更谈不上启迪心志的精品力作了,副刊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在渐次褪色。这样的作品包装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是文字垃圾。
所以,副刊一定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着力在强化文学性、可读性、思辨性上开展新探索,满足不同阶层读者的需求,不是简单地去文学化讨好读者。
人类文明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健康的精神生活。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取向面临着新的考验,对生活的认知出现了多元的审美,意识形态的争夺汐起潮涨,在强大的物欲诱惑下,心灵的围墙很容易被冲垮,精神的清流不免也会被浸染,文学成了世道人心最后的冷暖,副刊的文学性不仅满足了人们这一层面的需求,而且在大商业化的精神重建中将会产生无形的动能。
三、结 语
不难看出,文学副刊的根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休闲类副刊则是新兴商业文化派生的消费快餐,两者本来就不是同一载体,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应该把文学副刊和休闲类副刊区别开来,让读者去选择。但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不能缺乏文学性,没了国魂民粹的文化元素。因此,报纸副刊在顺应时代的变革中必须树立大文化意识、品位意识、审美意识,“把握自身的特点与规律”[3],为社会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
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都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经过大浪淘沙的洗礼,报业经营市场的不断完善调整,人们对文化消费的理性认识与过滤,文学副刊依然会以新的面貌回归其属性的本真,这是它顽强的文学生命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 王蕾.党报副刊应当凸显的特质[J].新闻战线,2014(8).
[2] 毛雨森.文学生态视觉下的报纸副刊[J].新闻战线,2015(5).
[3] 谢立庆.副刊研究:寻求理论创新的基点[J].新闻战线,2008(11).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