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8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2】

赵国宁

2015年09月09日15:0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提供权威报道与解读

新媒体信息量大,信息增殖速度快,但是另一方面,庞杂的信息和大量重复的信息也给大众的阅读选择带来巨大压力,加重的是随之而来的“信息焦虑”。此时,经传统媒体筛选的专业生产的权威新闻信息就显得弥足珍贵。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在事件性新闻报道中,要发出权威声音。事件性新闻报道一般涉及到公众事务和公共利益,有的还具有突发性特征。在新媒体上面针对有关公共利益的事件一定会引发讨论,不否认在这过程中真理愈辩愈明,但是事件的发展变化进程往往会快于讨论辩论议程。于此同时,新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很多时候带有片面性,突出事件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造成给公众呈现的虚假的事实真相,在网络上常常出现的“舆情反转”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最直接体现。所以,此时的传统媒体第一要义就是发出权威报道,全面报道事实真相。一方面弄清事件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新媒体的民众舆论动向,对极端的言论有针对性的及时纠正。由此而观之,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不得不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例如民情民意的调查与把握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天的便利,只要打开网络,上去浏览,或者是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进行次品检索,就能时时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是好好利用这一资源,从而将权威发言发挥到一个新高度,而不是一味的唱衰和排斥新媒体。

二是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中,同样要发出权威声音。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中,要做到呈现问题、引发议论以及统合观点。

1.所谓呈现问题是与以往传统媒体单纯的报道问题相比较而言,单纯的报道问题更多的是浮于事物表面,不进行深挖。而呈现问题则是突破新闻事件与社会现象的表层,进入其背后隐含的社会问题层面[1]。也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在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进而做到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深入、充分、有序、有效的呈现与传达[1]。

2.所谓引发议论则是与之前单纯的信息告知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信息告知单纯的完成告知使命,而不在乎信息发布后引发的效果,是否引发议论,其衡量的价值只是告知与否;而引发议论则不相同,其衡量的价值标准不单单是是否告知受众,还关心传播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引发议论。这是一种做新闻观念的转变,即从灌输式到受众本位的转变。除此之外,引发议论还有助于民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议论,从街头巷议到形成合力,进而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进程。当然,对于一些偏离轨道的议论,媒体也要及时的予以纠正,防止出现群体极化现象。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的引导与受众议论的自我纠正会逐渐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从而实现促进以后公众议论的良性发展。

3.最后是统合观点。这是与之前传统媒体的平衡观点相对而言。这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背景的需要,同时也是权威发声聚合民意的需要。首先说当下我国社会状况,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和攻坚期,各个领域都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既有的利益格局面临重新分配,随之带来的就是价值冲突、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严重。为此,统合观点就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业在平衡各方观点之上的进一步提升。媒体对各种观点进行统合,要注意尽可能的使之更加系统、有条理并且朝着一个更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去进行。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要发挥其相对新媒体的“权威”优势,凭借其专业权威发声在新媒体环境下找到自我的不可替代性,从而确立自我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要在新媒体时代做“权威”的新闻。

三、权威与新闻客观性

传统新闻和传统媒体都强调新闻客观性原则。权威则必然会冠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引导与解读。那么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与新闻客观性原则冲突么?到底该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是因为客观性原则本就不是一种超越历史、超越文化、超越国家、超越时代的恒定不变的原则与标尺,而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制度安排与新闻文化形式[1]。当前媒介环境变化也要求报道方式与原则有所转变。并且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可能达成的,只要涉及到新闻事实的选择则就必然带有主观成分。另外,在新闻报道写作过程中的词语的选择,篇章的组织,这些无形的语言都会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舒德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20世纪30年代的客观性理念虽然是一个很流行的新闻学价值观,但它刚一形成便土崩瓦解了”[2]。

其次,新闻报道目的的本身并非是受某原则限制,而是通过一些原则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这其中就包括告知、引导、议论、整合等。因此,用权威的报道来促进社会公平,保证传统媒体职责的更好履行,进而改善公共生活环境,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这一做法并无不妥,无需诟病。所谓媒体客观性的原则和中立者的角色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具体到某些语境下进行。比如记者采访时不应该提前判定采访对象的性质,而是应该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但是当其完成采访过程,进入新闻报道的写作阶段时,必然受记者固有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让其报道呈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倾向,但这并不能作为新闻报道不专业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童兵,樊亚平.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转型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型[J].新闻与传播,2015(2).

[2] (美)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上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