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陈沫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今天下午,由首都女记协、北京市妇联和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联合主办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赞”首都女新闻工作者演讲比赛决赛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举行。
以下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陈沫的演讲全文:
在中国的创业创新的人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因为好奇来到了这里,因为勇气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没错,他们是一群外国人,十几年前,南非人汉姆灵顿还是在广西阳朔工作的导游,他经常骑车在乡间寻找可以带游客玩的地方。有一次他发现了几座破旧的民居,已经没有人住了,周围全是杂草,但这番景象在他看来却成了极好的机会。他租下了民居,自己搬砖头、钉钉子,做木工活,一点一点把它改造成精品酒店,重新散发出了中国式的传统与美丽,他的灵机一动,为当地带来了收益,自己又收获了友谊。
在村民眼里,他是一个说广西本地话的外国人,是一个可以一起喝酒的好兄弟,也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创业者。当汉姆灵顿在阳朔的乡间生活的时候,英国人多米尼克在北京经营着自己的T恤衫生意。2003年,他钻进了南锣鼓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便萌出了创业开店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切在美好而混乱的状态下开始了,没有资金,没有店面,没有经验,但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人真正地成长起来,每天早上起床时那种既兴奋又恐惧的感觉一直激励他走到今天。如今他的T恤衫公司生意红火,胡同的邻居成为了他的雇员,中国的视觉艺术家成为了他的伙伴,顺义的一个手工作坊成为了他的工厂,那里的工人成为了他的知己,在他们眼里,多米尼克是一个有着外国面孔的北京人,是一个可以在四合院的核桃树上一起谈天说地的好朋友,也是一个善于捕捉趋势、挑战自我的创业者。
同样是生活在北京的美国人阿妮娜,也选择在这里扎根,她开办了时尚公司,提供一些品牌打造的服务。身为女性,她的创业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艰辛。但幸运的是,她在很多中国女性创业者身上找到了正能量。他们坚强、自信、聪慧、美丽,快乐自己,成就他人,他们都是女性的典范,阿妮娜说来到中国之后,她很少安稳地入睡,因为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破门而入的机会,让她每天都兴奋不已,生怕错过一丝一豪的精彩。在大家眼里,她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她是一种经历了很多艰辛但却很少提起,很少哭泣的女性创业者。
这几位都是我们曾经采访过的人,从创业的过程中看,他们绝不是遇到困难最多的,从创业的结果来看,他们也不是最成功,所谓赚钱最多的。但是,创业创新对人的考验在于,谁能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反弹逆袭的最快,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最伟大的力量。这些外国的创业者在中国收获了自己的中国式人生,他们了解并且理解,而且爱上了这个国家。当年他们什么都没有,现在或许可以什么都实现。
一个能让外国人创业成功的国家,这里的人民一定善良、纯朴,令人尊敬。一个能让外国人创业成功的国家,这里一定开放包容,正直伟大。我们相信全世界都在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点赞。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