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本网原创

新华社程婷婷:有梦想的人眼睛会发光

2015年09月25日15:3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新华社 程婷婷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今天下午,由首都女记协、北京市妇联和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联合主办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赞”首都女新闻工作者演讲比赛决赛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举行。

以下是新华社程婷婷的演讲全文:

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新华社的记者程婷婷。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梦想的人眼睛会发光”。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总是对光格外敏感,光赋予照片神奇的魔力,而最美妙的光是人们眼睛里的光。采访时,我喜欢看着被摄对象的眼睛和他们聊天,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后来我发现创业者的眼睛格外的不一样。有梦想的人眼睛会发光。

[新华社 程婷婷]:至今都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双苍老的眼睛,透过厚厚的老花镜,可以看到眼中有着深深的皱纹,还有分布不匀的老年斑,但是却有着令人过目不忘的神采。还记得那是一个周六,在海淀区的一家创业主题咖啡馆我遇到了这双眼睛的主人,他叫周振清,已经84岁的,我说老人家您这么大岁数还出来创业呢?他说,我一退休就开始创业了,到现在都快25年了。25年里,他只做一件事情,和一把牙刷死磕,他说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电动牙刷,已经申请了专利,就是想找投资人能够正式投产。我就静静地在那听他说这25年来走过的创业路,无数次失败,却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拿到了专利。我被他说话时眼睛里的神采所打动,这哪里像是一个84岁的老人啊,分明是一个追梦的少年。在大家都觉得理应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一直倔强地走在创业的路上。在我的报道发出去之后不久,就有一位朋友问我周振清老人的联系方式,说他的一位朋友对这个产品很感兴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在市场上看到这把新型电动牙刷呢?他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后来,我又遇到了两双眼睛,他们来自一对搭档,说到梦想的时候,两双眼睛会对视,似乎能碰撞出火花来。这两双眼睛属于两位80后男生,陈兴和陈俞蕾,他们一起创立了一家品牌时装工作室,叫做彼伏。陈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却阴差阳错地爱上了时装设计,而陈俞蕾原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IT男,因为同样的梦想与陈兴一拍即合,采访时我想给他们拍摄一张肖像,于是在他们工作室人寻找合适的场景,他们的工作室位于前门的一栋寂寞老宅里,室内特别的拥挤,最终我沿着室外的楼梯爬上老宅的天台,天台上有两把凳子,一支蜡烛,看起来十分浪漫,但是两位年轻人常常在这里设想着以后的发展。站在天台上,我看到一群白鸽从胡同中飞起,就好象看到他们给我描述的未来同样是从这老宅中蓬勃生长起来。在那里我给他们拍摄了一张照片,通过相机的取景器,我看到他们的眼神有着坚定而自信的光彩。陈俞蕾和我说,在创业中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最大的困难,因为困难会不断地出现,似乎要做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在艰苦的时候口袋里只有200块钱,所有的积蓄包括父母给的资助全部都投进去了,回家时都不敢跟父母说自己生活的困窘状况,怕他们担心,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

拍摄完成之后,我和他们俩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面馆,他们常常在那里吃午饭,那天的温度还是挺低的,陈兴就穿上了一件他们自己品牌设计的外套,他点了一碗十块钱的拉面,穿着那款定价6000块钱的外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跟他闲聊,我说你这件外套凭什么值六千块钱吗?他看着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用的都是最顶级的面料,设计和剪裁一点都不比那些国际大牌差。随后,他看着我,特别坚定地说,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做成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原创设计品牌。

每一次与大家对视,每一次听到他们的故事,每一次为他们眼睛里的光所打动,都让我觉得很庆幸,我很庆幸可以在生活在这一个蓬勃发展,敢想敢做有着创业精神的时代,我很庆幸可以看到每一个平凡人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和空间。我更庆幸,可由相机记录他们的故事,并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走更远的路,遇见更多的梦想,看到更多双眼睛,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生活的这个实地,这就是我一名摄影记者最大的幸福和梦想。谢谢大家。

点击进入图文、视频直播页面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赵纲)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