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1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对我国当代新闻娱乐化的再思考【2】

——以“新闻”和“娱乐”的逻辑关系视角

金晏伊

2015年12月28日09:5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决定了受众在心理上对大众传播的内容存在一个选择的过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需求、目的和兴趣有选择地注意(接触)媒介,选择性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选择性地记住媒介信息中的一部分的内容。在选择性心理基础上生成的使用满足理论告诉我们,受众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者兴趣的信息。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具有为数众多、分布广泛、难以捉摸等特点。如何才能抓住成分复杂的受众共同的兴趣和需求呢?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说“我们对新闻的一般评价都集中在它在文化层面和中观层面上的作用,却忽略了它在微观层面上最观看的条件”,他认为实现新闻的大众化的两条基本原则是相关性和生产力⑤。所谓相关性,就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和受众具有或地理或心理上的接近性,如果缺乏这种接近性,新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那么受众就会缺乏阅读的动力,传播效果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那么究竟哪一方面的相关性才能涵盖到大部分的受众呢?菲斯克将人的时间分为自由时间和包括外在压力之下的社会劳动在内的“不自由”时间。“不自由”时间因为人的职业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唯有是摆脱了外在义务的人们在自由时间内开展自由的活动,享受愉悦才具有同一性。自由活动不同于必要的必然的物质生产劳动,不是为完成某种社会义务而必然进行的一项活动,它是人们在一定时间里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劳动的必然,摆脱生活的困扰,从而自我享受、自我展现的活动⑤。在当代社会,这种自由的时间就是进行娱乐与休闲的时间。唯有使人放松欢愉消闲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抓住最广泛的受众的胃口,才能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受众愿意阅读、喜欢阅读,并记住所阅读的内容。因此,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娱乐化的处理和表达也是一种为了获得良好传播效果而展开的新闻传播策略,实现了新闻传播观念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转移。

因此笔者认为,新闻娱乐化是一种新闻处理手段和新闻传播策略,具体是指:在媒介市场化语境中,新闻传播媒介按照快乐原则和大多数法则,同时结合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来选择和处理新闻内容的文化行为,具体表现为:形式上,丰富娱乐化的新闻表现手法;内容上,增加娱乐性内容在新闻中的比例、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对娱乐性内容的挖掘,以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把握新闻娱乐化的原则,警惕新闻的泛娱乐化

在新闻实践中,确实有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新闻,这不是新闻娱乐化,而是新闻娱乐化的异化,是新闻传播媒介不加选择、全盘泛娱乐化的结果。其引发的负面影响,源于媒体自身,是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上误区。首先,媒介社会责任感的弱化甚至缺失导致新闻的泛娱乐化、滥娱乐化⑥。在市场经济商业原则的指引下,部分新闻传播者迷失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之中,媒体的不负责造成了新闻制作的天平从公共利益向经济利益的倾斜。因此,理论界对于新闻娱乐化的鞭挞之声也就可以理解了。新闻媒体责任感的缺失,在新闻娱乐化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陷入误区,他们无原则、不分场合、不加选择地对一切新闻素材都作娱乐化的处理,这是有悖新闻娱乐化的内在精神。

其次,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在健康娱乐和低级趣味之间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把肉麻当有趣,导致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通俗是大众文化的特征,庸俗则是大众文化所摒弃的⑦。例如曾经出现在湖南卫视的气象预报中的带有挑逗意味的气象播报员,国外电视台早就有之的裸播等,最后只能使观众远离。因为他们都偏离了新闻娱乐化的内在精神。

因此,坚持新闻娱乐化内在精神,关键在于对新闻娱乐原则的准确把握。

一方面,新闻娱乐化是有条件的。新闻娱乐化不是全盘娱乐化。在关系到国家重大方针、国计民生问题、灾难以及关系到人的尊严等严肃的事实时是不能随意作娱乐化处理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公器,承担着守望环境的职能,尤其是对预警性新闻的报道,例如对山洪、地震等自然天灾的报道;对空难、火灾、车祸等人祸事件的报道,要真实客观地告知信息,不应赋予不合时宜的娱乐化处理手段。

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度,即要坚持“适量”和“适度”原则。除了娱乐媒体,在任何时候,严肃新闻都应该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硬新闻永远是受众最需要的信息⑦。如果一个综合性的媒体,每天给予受众的娱乐化新闻都大大超过严肃新闻,必然会削弱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将无益于人们作出正确决策和判断,从而导致信息—行动比的失调。那时,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为了拉扎斯菲尔德理论中的“社会麻醉品”。

注释:

①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 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②在线汉典汉字查询引擎. http://www.zdic.net/c/1/13c/303534.htm

③沈荟,吴飞. 娱乐经济的合理性与转型责任——如何发挥媒体对青少年受众的引导功能[J]. 新闻记者,2005(06):40-43

④百度百科:新闻的趣味性.http://www.baike.com/wiki/%E6%96%B0%E9%97%BB%E8%B6%A3%E5%91%B3%E6%80%A7

⑤转引自肖云. 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5):189-192

⑥张永红. 休闲文化观: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解读[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73-75+130

⑦汪健.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新闻娱乐化[J]. 黄山学院学报,2006(04):141-144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 来源:《视听》2015年第12期) 

上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