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8期

2013年國內輿論學理論、方法與實務研究的主題與問題

鄭博斐   童 兵

2014年08月26日09:0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輿論是“社會公眾”對“特定問題”的“意見、態度、信念、情緒的總和”,是一個“動態的傳播過程”。同時,“輿論是一種社會控制機制,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學界2013年對輿論學理論、方法與實務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基於當前“新傳播環境”下凸顯出的種種輿論問題。通過對中國知網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相關文獻的檢索、編碼和歸類,2013年國內輿論學理論、方法與實務研究主要有“輿論學基礎研究”“輿論場研究”“輿論生成機制”等10個主題。基於對這10個主題的梳理和分析,發現當下國內輿論學研究與討論存在“研究者們關注現實”“充分認識新媒體技術發展給輿論生態帶來的影響”“當下國內的輿論研究主要從國家和社會的價值判斷出發”和“學界對輿論學的研究呈現出一定的跨學科特征”的傾向與特點。

【關鍵詞】輿論學﹔輿情﹔民意﹔謠言

一、引言

輿論是“社會公眾”[1]對“特定問題”[2][3][4]的“意見、態度、信念、情緒的總和”,是一個“動態的傳播過程”[5]。同時,“輿論是一種社會控制機制,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6]。

綜觀中國學界2013年對輿論學理論、方法與實務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基於當前“新傳播環境”下凸顯出的種種輿論問題。所謂的“新傳播環境”包括兩方面的內涵:一是以社會轉型為主要特征的社會環境﹔二是因新傳播技術迅速發展而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技術環境。社會轉型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價值觀念的沖突、社會關系的變化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矛盾,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和訴求錯綜復雜,輿論環境復雜而多元。與此同時,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微博、微信等新傳播媒介的扁平化傳播機制與賦權能力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傳播結構,在給普通公眾的輿論表達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給構建和諧的公共輿論場域帶來了一系列風險和挑戰。

本研究在中國知網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以2013年全年為時間范圍,分別以“輿論”“輿情”“民意”“謠言”為篇名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期刊論文3381篇(見表1)。在此基礎上,本研究聚焦於2013年輿論學研究領域中“被引用數”和“被下載量”位居前列的論文,通過編碼歸類,歸納出10個最主要的研究主題(見表2)。通過對這10個研究主題相關研究成果的綜述,本研究希望能夠初步勾勒出2013年中國輿論學理論、方法與實務的學術研究圖景。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