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1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失独”家庭报道的现状研究【3】

——以河南省会四家主流都市报为研究样本

雷霄

2015年01月04日13:37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四、资料分析

(一)宏观层面显示对“失独”家庭的关注度上升

根据上文所统计的数据,从宏观层面来看,省会四家媒体对“失独”家庭的关注在近两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具体体现在报道规模、报道形式、版面安排等三个方面。

首先,从报道规模来看,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这两年内,省会四家媒体涉及“失独”家庭的报道共有44篇,尽管这一数字占全年社会新闻报道总量的比重较小,但与纵向年份的报道数量相比还是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以前,河南省会媒体几乎没有涉及“失独”家庭这一社会现象的报道,甚至“失独”家庭这一专有名词,也是2010年之后才陆续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并被纳入报道领域,报道的数量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增多。与此同时,绝大多数报道的篇幅为1000-3000字,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可以看出省会新闻媒体在反映社会各方权利主体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从报道形式来看,省会四家媒体对“失独”家庭的报道形式呈现多样化,所涉及领域也越发广泛。常见新闻体裁如简单的消息、通讯等,到专题专版的特别策划、专访以及评论类的深度报道等,在44篇样本中均有体现,大多数报道还配有漫画、图表等。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媒体能够主动进行原创挖掘,制作出有深度的、持续性报道。例如,2012年6月4日至8日,《河南商报》连续5天推出关注“失独”家庭的重磅策划报道,以“每个节日,都像清明节”为题,拉开了河南省会媒体关注“失独”家庭这一弱势群体的序幕。持续一周的媒体报道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省人大代表董广安更是在两会上建议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对“失独”家庭发放扶助金,等等。与此同时,这一系列报道也引起了省计生委的高度重视,表示帮助解决包括“失独”家庭在内的计生家庭养老问题是计生部门的责任所在。而论及报道领域,大部分新闻素材来自社会新闻,辅以国家政策等法规报道,内容涉及法律保障、道德伦理、社会问题等多方面,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连。

最后,在版面安排上,省会四家都市报都在其主要版面A版刊登了相关报道,并运用各种版面语言,从标题的制作、版式的安排到图表的运用、图片及漫画的搭配,都做了精心处理。一些亮点标题、言论或配图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了读者眼球:2012年6月4日刊登在《河南商报》A10版上的一幅说明文字为“他们有个共同名字叫‘失独’家庭,他们封闭自己,渴望抱团取暖”的特稿配图,2012年7月31日以特稿调查形式刊登在《大河报》A15版的标题《失独父母:不怕死,怕老怕病》,2013年5月15日以言论形式刊登在《郑州晚报》时评版的点评《失独家庭更需要心灵救助》等,都是省会新闻媒体对“失独”这一弱势群体关注度上升的直接表现。

(二)微观层面暴露对“失独”家庭报道的忽视和不足

从微观层面来看,省会媒体采编的决策层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对“失独”家庭的关注也是近年来才逐步升温,因此与其他弱势群体、其他社会新闻报道的曝光度相比,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就报道数量而言,本次研究共搜集有关样本44篇,纵向维度看是从无到有,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这个数字占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比重较低,并且在时间分布上呈不平均现象。具体说来,以刊登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为主的四家都市报每天发行近20个版面,其中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每天都有1-2篇见报,但针对“失独”家庭的报道却鲜见报端,更没有形成细水长流的持续或重大策划报道。以《河南商报》为例,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涉及“失独”家庭的报道平均每月不足1篇,《大河报》平均两个月1篇,《郑州晚报》和《东方今报》两年加起来仅有15篇,且大部分报道集中在每年两会期间等特定时段。就版式设计而言,虽然大多数报道刊登在A版“要闻”版,但具体位置常常位于版面下方或靠右。很显然,对“失独”群体的关注还没有成为省会新闻媒体的自觉意识,这样的报道频率和规模不足以引发读者乃至全社会的长期关注。

此外,除了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外,媒体在报道“失独”家庭时仍存在一些技巧上的不足。从报道倾向上看,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的同时会对某个社会群体形象给予无形的塑造,“失独”群体亦不例外。样本显示,“失独”群体常与“救助”“关注”等词语相联系,绝大多数报道在叙事过程中所设置的议程过于消极压抑,个别悲观色彩的词汇出现频繁,负面情绪较多而正面引导不足,往往给受众造成一提起“失独”父母就是痛苦、悲惨或需要帮扶、保障的刻板印象。从报道内容上看,针对“失独”家庭的策划和报道有千篇一律或雷同的内容,大部分报道是关于事件状况的报道,较少有关于带有背景性介绍或链接报道。同时,报道内容中与“失独”家庭的互动,与读者针对“失独”家庭报道看法间的互动还较为欠缺。从报道手法上看,一些重要文章和策划报道的制作还流于形式,就事论事,需要进一步的精雕细刻,如缺少一些有基本情况介绍的图表来搭配文字等,没有达到引发社会反响和深思的传播效果。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