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普法栏目剧的问题剖析【3】

李娜 安东

2015年01月05日16:4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故事演绎

普法栏目剧虽然是栏目剧的子系统,但限于其法制的主题要求,与一般栏目剧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叙事手法上应该掌握好严肃与生动的尺寸,应更加接近案例事实,甚至是毫无加工的还原事实,而不是陷入俗套的深渊。然而在分析了五个栏目后我们发现普法栏目剧非但没有解决一般栏目剧离奇、煽情的问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有以下几点:

1.故事粗制滥造,有明显的拼接痕迹

这固然受制于节目制作时间和故事源吸引力不足的缺陷,但是将几个类似的故事简单的拼接在一起,将几个主人公的经历归于一身表现命运的极度惨烈,背离了其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宗旨,给受众虚构之感;

2.相同情节在不同故事中反复出现

不禁让观众在感叹大时代环境下人们命运一致的同时怀疑故事的真实性,故事在观众心里一旦失去真实性,那么建立于虚幻故事上的法律知识讲解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3.故事过分离奇,脱离现实生活

普法栏目剧的题材虽然是“取材生活、高于生活”但也不乏一些剧目在艺术创造上过于夸张的现象,如“密室疑案”中三个女生为了报复体校老师曾经对她们的性侵,在学校里将气枪零件偷出并埋藏,十年后在老师的生日聚会上对他进行谋杀,从整个剧情故事来看,严重脱离实际,反而带有明显的民间传奇色彩(女侠除暴安良)。

再比如生活艰辛的父亲一天晚上被抢劫并被刀扎伤,父亲走着回到了家才晕倒了。如此种种与生活不着边际甚至超出人们想象的情节纵然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但引发的只是观众的猎奇、窥探等心理,而不是对法律的应用意识,长此以往势必会让法理讲解成为故事演绎一种陪衬,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

4.过分煽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是在人与人之间愈加漠然的现代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娱乐节目还是电视剧都在向“原始”回归,唤醒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挖掘人之初最朴素的也是现代人十分向往的情感因素,一时间煽情成为了电视上的常客。

对于栏目剧来说,适当的煽情是必要的,一方面这符合故事的特征,另一方面它也符合剧作创作过程中情节跌宕起伏、有层次的创作要求[2]。

普法栏目剧毕竟不是娱乐节目,也不是一般的电视剧,法制的主题就已经限定了故事演绎时的相对严肃性。一些剧目的过分煽情现象主要体现在:煽情情节过多和煽情的情节不恰当两个方面。演绎时极度的表现主人公境遇的悲惨、频繁渲染久别的亲情。所谓过犹不及,过分的煽情表面上能吸引观众,实则是在透支民众的同情心、怜悯心,让民众趋于麻木;过分煽情势必也会让观众看待事件时情绪化,让观众对故事中人物的法律关系进行道德审判,这无利于法律理性思维的培养,而使民众对不符合公众普遍认同的法律形成一种抵触心理,这对于普法工作无疑是大忌。

(三)题 材

普法栏目剧的题材都是从各级法院最终判决的案例结合日常生活选择出来的,也有部分题材直接来源于社会热点和社会新闻,栏目剧再对题材进行二次创作和艺术加工。如《普法栏目剧》与全国普法办合作,《法制编辑部》与全国普法办、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合作进行节目制作。

受栏目剧定位的不同,各个栏目在选材时的整体方向存在差异,如《经济与法》向经济靠近,《法制编辑部》更多的是以三农的视角进行选材和故事编排,《警戒线》偏重于家庭伦理,其它两个节目则有杂糅的特点。因此各栏目的题材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也有一些偏差(如表3所示)。

从整体来看,婚外恋是各个栏目都热衷的题材,其次依次是诈骗、敲诈勒索、婚恋、性侵,各个节目的选材具有趋同性并趋于低俗化。而且每期节目的题材都不止一个,而是几个题材分主次的嵌套其中,形成“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多个主题进行支撑”的题材样式,表现生活的复杂性。

虽然普法栏目剧反映的多是现实生活,但是过度聚焦市井琐事,放大社会阴暗面和人性丑恶,不仅使栏目剧内容陷入低俗,导致普法的主旨性内容缺失,也不利于弘扬主流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在所有的栏目中《法制编辑部》的题材是最多元也是最能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热点的栏目,比如抢盐风波、临时夫妻、洗衣机杀人这样的题材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节目中,而且栏目会针对一些节日进行主题特别制作。《道德与法制》则是通过主持人的的讲述将栏目剧的故事与新近发生的新闻相结合。《普法栏目剧》通过将相似题材进行组合成系列剧,形成规模效应[3]。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