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2】

赵亚光

2015年03月09日13:45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二、以全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突破过去“我发布你接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界限意识,变单向传播为综合服务,变受众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一条信息绝非在不同的传播终端简单发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须根据各传播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时的不同喜好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样的流程在不同终端发布必须通盘考虑

全媒体“一云多屏”的内容分发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推进的。西方传播界有个“水波纹”理论,认为在全媒体背景下,一个事件的发生犹如投石入潭,媒体报道应像潭中的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以怎样的“水波纹”完成对信息的立体传播需要由记者作出判断,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浅而深的顺序进行。在美国道琼斯公司,他们对重要财经消息,通常由道琼斯通讯社首发,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随后,旗下的网站、CNBC电视台、道琼斯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相继出场,进行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特点的报道,以后,《财智月刊》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所有报道进入自己的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偿检索。这样,同一新闻事件就以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媒体介质和终端反复使用,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1]

(二)对某一信息以何种手段展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须有准确判断

全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传播载体,不同的新闻适于展示的方式和用户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例,突发性事件,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分析性报道则以文字的条分缕析配以影像资料为最佳;而财经类新闻往往需要借助图表等进行理性分析。因此,某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是以文字报道为主,还是以图片影像取胜,是否需要图表或三维动画支持,如何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等等,都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

(三)多渠道分发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接受习惯

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伴随式的新特点,但即使同一受众,在不同的传播终端面前接受信息时的情绪、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以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屏”为例,有学者曾将人们看电视与看网页、手机时不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后仰体验”与“前倾体验”:人们在看电视时是放松、休闲的,后仰式倚在沙发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故事讲述、专题报道;浏览网页时则处于较为专注的状态,前倾式盯着屏幕,适于深度阅读,最好能有图片、视频等辅助信息,以及关联资料的链接;而在阅读手机客户端时,人们大多处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同样是前倾观看,神情专注,但对某一事件停留时间较短,只希望了解概要。显然,记者就同一新闻向“三屏”推送稿件、发布内容时,必须针对用户面对不同屏幕时的接受习惯,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并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同样的视频信息,电视上或许能播3分钟,手机客户端更适合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30秒,并辅以精当的文字介绍。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