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报道以文字呈现为主
从科技报道的内容呈现方式来看,《宁波晚报》的科技报道以纯文字报道为主,如表2所示,平均0.33幅/篇,单纯的图片报道更是没有,图表、漫画等易于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也很少被采用。
表2 《宁波晚报》科技报道内容呈现方式统计表
(四)科技报道没有固定版面
对于每天有几十个版面的晚报而言,报道所在的版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它们能否被读者顺利地读到。《宁波晚报》的科技报道所在版面及文章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宁波晚报》科技报道的版面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中数据显示,9条科技报道在“要闻”版,10条在“微播报”版面,其他20条则分散在12个不同的版面,由此可见,《宁波晚报》的科技报道分散在各个版面,并没有专门的科普版或科普专栏,这使得科技报道力量减弱,效果递减。
(五)报道内容以环境、生活健康为主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是“医学与健康”(84.7%),其次是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38%)。在《宁波晚报》的39篇科技报道中,大量的题材与医疗、生活健康等内容相关,如《大热天午睡不要超过一小时》《游泳游出红眼病》《谁是雾霾“真凶”?》等,这些都是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这充分体现了晚报类报纸 “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之导向。但与此同时,报纸上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却很少,这离普遍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
三、全媒体环境下晚报科技报道创新对策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是报纸的社会责任之一。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强调,要“大幅度增加”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量和版面,鼓励大众传媒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除此之外,结合对《宁波晚报》科技报道的调研分析,全媒体环境下晚报科技报道创新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提高记者、编辑的科学文化素质
从科技传播的角度讲,记者、编辑是科技界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对题材的选择,对内容的把握,往往影响着公众的科学概念、观念和公众的科学素养。科技报道又是一个知识含量极为丰富的领域,从科学前沿到高新技术,从工业、农业到医学、金融,这都对晚报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他们是具有各方面知识的杂家,又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科技题材写作能力。
然而,时下的编辑、记者大多是文科背景,在大学没有接受过科学教育,并不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报社里科技记者的收入相较于其他的记者较低,使得记者队伍不稳定,无法培养出专职和成熟的科技记者,这都影响着科技报道的质量。
提高记者、编辑的科学文化素养与科技传播能力是做好科技报道的前提和基础。解决这一问题,记者、编辑应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在工作中学,向老同志学,向专家请教;经常阅读各类科技报刊杂志,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及时更新、优化相关知识。报社需建立对科技新闻的相应奖励制度,将教育培训机制制度化,通过进修、轮训,多方联动,培养、强化记者、编辑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记者自采科技新闻的能力,增加科技新闻的数量,提高其质量。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