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大学课堂“讲授—笔记”的传播方式已不适应当下新媒体时代传授双方平等交流的互动模式。过去,学生会以小声说话、传纸条、睡觉对抗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而今,陶醉于微博、微信为乐的沉默的反抗已经成为“微时代”抗拒落后的传媒教学方式的新风景。值得思考的是,传媒产业本身就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如果从事传媒产业人才培养的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某种程度上而言,那就是传媒教育的失败。
关键词:微时代;新闻教学;注意力;多媒体;复合教学法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和普及,随着微博、微信的受宠,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微时代”。人人都可建立“自媒体”,人人都是即时传播者又是受众,海量的碎片化、零散化信息侵蚀了人们的睡眠,眼睛发涩,哈欠连连成为生活常态,似乎除了网络谣言没有什么信息更令人亢奋。这是一个注意力消减的时代,课堂教学有多难,教师甘苦自知。
信步教学楼,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几多学生在凝神聆听,几多学生在玩手机,几多学生疲劳不堪地趴在课桌上……最投入的人永远是那在黑板前用扩音器“布道”的教师,声嘶力竭,恪尽职守。教师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精神固然可敬,但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随遇而安总归不是出路,想方设法对症下药,更弦易辙,营造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方为上策。那么,就新闻传播教学而言,“微时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依据课本而不依赖课本
教材是教学规范化的重要依据,是教学中质量评估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教科书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1]”如何运用好教科书考验着一个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影响一本教科书的利用价值。教师作为课堂组织传播活动的灵魂,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播知识,进行能力训练,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活的因素。
最简单、最容易地使用教材的方法是:照本宣科。曾经在某名牌大学体验过一位名教授的《新闻学理论》课程,他不熟悉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琢磨PPT的制作技术,仅仅让研究生把自己写的教科书原封不动地用扫描仪扫到电脑中,上课时就照着“课件”有板有眼地念,无法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于是乎课堂里一片沉寂,不出15分钟就令人昏昏欲睡。与这种极端的照本宣科授课模式相似的是,一些教师授课时除了个别案例是新鲜的,其他内容不超出一本课本的知识范围半步。这些死磕一本教材的课堂教学,面对当下信息资源喷薄的“微时代”,这种“复读机”似的课堂教学必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对教师和教学失望,甚至对专业前途感到茫然无望,玩手机微博、微信、视频、翘课也就难以避免。
复旦大学教授刘海贵在美国高校看到的情况是:“教材无固定化,图书馆资料丰富。美国各新闻传播院系所用教材,基本上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使用教材或教学大纲基本是本院系教师编撰,无统一或指定教材,且教材或教学大纲更新速度快、幅度大,几乎每年都力求新版本,内容更新比例也大。但是,各大学和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则惊人的丰富,美国及世界新闻传播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生在图书馆里均可找到或查到。[2]”
“在美国等新闻传播教育发达国家的课堂上,你很少能够看到教师拿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正襟危坐地听讲。他们惯常的做法是,教师指定一本或者几本书作为教材或者参考书,在课堂上教师是根据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进行讲授,大多数情况下是讲授自己的论文。[3]”
在当下,我们还不具备美国这样自由灵活的课本使用体制,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与之关联的最新的知识与教材融会贯通,对与其他教材有重复的内容少讲或略过,对已经陈旧的内容更新补充,对有争议的观点旁征博引,对于课本中有的章节,可以请专家学者或者一线的媒体人走进课堂,用新鲜的、贴近实际的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有的内容,完全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到现场去观摩体悟,让学生不用死记硬背便豁然开朗。有的内容可以指定学生自己阅读,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散思维,以专题论文的形式扩充能力……总之,教师根据专业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用活课本,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效益。对于实践类课本而言,尤其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注重上手练习。
与之相适应,平时的作业和形成性考核评估,都不能只满足于从课本中找现成答案。学生期末按照教师划定的范围临时抱佛脚,突击背诵就能考核过关,听不听都一样,看不看课本都没关系,这种“一本书主义”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常识,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竞争力,无法打造出传媒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