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电视节目中的男嘉宾形象分析【3】

——以《非诚勿扰》为例

朱何萍

2015年03月25日13:41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一)统计图表简析

1.“85后”是相亲主力军

从图1年龄柱形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年龄段在25-29岁的男嘉宾人数最多,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刚好成熟,已经具备了结婚的条件。

2.具有相对较多自主创业的男嘉宾

从图2职业柱形图中可以看出,有不少男嘉宾的职业是自主创业。约翰·菲斯克认为,男性特征的产生有三个最重要的文化因素:女性、工作和婚姻。“在男权资本主义社会,工作在形成男性特点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工作并不是没有矛盾。对很多(即使不是大多数)男性来说,工作条件不好将使他们受制于工作,让我们没有权利,不得不依赖别人。” ④而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男性纯粹依赖公司老板的问题,而且创业也是男性走向成熟、自主、独立,体现领导力和控制局面能力的一个标志。

3.什么样的男性最受青睐

《非诚勿扰》中男嘉宾展现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如果给他们贴个标签的话,约有“事业男”“文艺男”“经济适用男”“痴情男”和“奇葩男”等等。从成功配对的嘉宾来看,女嘉宾对男性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忠厚老实的“经济适用男”对女嘉宾来说最靠谱,成功概率也是最大的。而那种很自我、另类的“奇葩”男嘉宾一般都会被拒绝。

有趣的一点是,那种外貌极佳的“全能男神”也会惨遭失败,理由是太帅了,太优秀了,没有安全感。

(二)男性气质在节目中的展示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儿童成长初期,男婴是极其依赖母亲的。对母亲的这种依赖使他将父亲视为威胁,潜意识里,他认为女性之所以没有阳具是被阉割的结果。因此,女性的欠缺不断提醒他这种阉割危机,并且造成其焦虑的来源。

莫薇认为,男性潜意识里用两种方法来安抚这种阉割焦虑。“一种加以贬低、处罚,或者在叙事的发展中,由男性来拯救犯罪、有罪的女性角色(如黑色电影、希区柯克的电影)。第二种加诸过度的评价,将之阳物化,奉为偶像般高高在上地加以崇拜。” ⑤

显然,在《非诚勿扰》中,安抚男性焦虑的是第二种方法,男嘉宾“卑躬屈膝”地尽量去“讨好”女嘉宾。但男嘉宾的男性气质还是会有意识地表现出来,介绍男嘉宾个人经历的VCR就是展现男性气质的一个重要工具。

“对男孩来说,枪和机器不仅是他们身体不够强壮的象征性补偿,或者是对他们对女性生殖能力嫉妒的补偿;它们还是男孩获得男性特点的手段。” ⑥因此,在《非诚勿扰》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男嘉宾开车的镜头。我们都知道男孩子们都有英雄情结,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们身体还不够强壮,不能拥有意识形态要求他们具备的权利。《非诚勿扰》VCR中还经常出现男嘉宾运动、健身的镜头,裸露的身体在电视上显得健康、强壮、有力量。

三、节目中其他男性形象的对比

(一)主持人:孟非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标识,在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品牌建立、市场开放以及综合竞争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⑦光头、穿着西服、说话时嘴巴有点歪、人称“孟爷爷”的主持人孟非在《非诚勿扰》中充当着“媒人”“父亲”的角色。

孟非人生阅历丰富,在成为主持人前,他做过搬运工、送水工、印刷工。作为一个主持人,他掌握话语权,控制着整个场面的用语和话轮转换。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他有着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他那些充满哲理的话语总能引起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这样一个父权制的人物站在男嘉宾身边,一方面给男嘉宾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另一面也成为了男嘉宾们语塞、紧张、困难时救助的对象。

(二)评委老师:黄磊

《非诚勿扰》的点评老师自乐嘉跳槽、宁财神吸毒后,尝试了许多新的点评老师,如佟大为、刘恺威等,最近选择了黄磊。黄磊一直从事着自己钟爱的演艺事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

“在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只有一个完全不害羞的男人,他就是年轻的已婚的白人,生活在北方城市里,异性恋者,新教徒,受过高等教育,全职工作,气色好,健壮、高大,体育上破过记录。每个美国男人都以这些为准则看世界,这可以说是美国的一个共同价值观体系。”这是美国社会对男性气质设立的一个标准。

而在《非诚勿扰》中,黄磊就是这样一个标准化的存在。黄磊年少成名,出演了国内多部著名电视剧,多才多艺且厨艺惊人,拥有一个相爱多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有一个古灵机怪、活泼可爱的女儿多多。自从参加了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后,黄磊就被观众封为“全能暖爸”“人气奶爸”。这样一个标准男性气质的出现,不仅成为了女嘉宾找对象的标准,也成为了男嘉宾男性气质的一个标准。

《非诚勿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男性以往在电视荧屏上的形象与气质,但一些传统的男性形象与气质又不自觉地出现在节目中。而女嘉宾对男性形象的选择,总体相同而略有不同,明显低于标准或高高凌驾于标准之上的都是行不通的。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林少雄,吴小丽. 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视分册)[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280

②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24

③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26

④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298

⑤李台芳. 女性电影理论[M],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6

⑥约翰·菲斯克. 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293

⑦胡智峰. 电视节目策划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81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