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数字媒介技术影响下的恶搞文化【2】

张永鹏

2015年03月25日14:04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二、数字媒介传播下恶搞文化的情绪表达

恶搞文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现实事件或作品的恶搞,快捷方便地表达一种观点与情绪,亦或是无聊的消遣。

(一)为提高社会事件和公众事件的参与度

有些社会成员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看在眼中,但是观点与意见却无处说出或不便说出。他们极其需要一种快捷、有力的方式更好地参与到某一社会事件的讨论中,一部分人便选择了标新立异地进行恶搞创作。他们学会利用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表达一些不满情绪或由于渠道闭塞而无法宣泄的情感。

(二)“致敬、缅怀前辈”的心态

这种类型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属于“模仿文化”的形式,但是新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的模仿已经成为了模仿基础上的再创造。例如“暴走漫画”曾做过一期专题,向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致敬,创作了一系列模仿李小龙的漫画形象,但是表情均延续了暴走漫画的“暴走”风格,备受网友追捧。

(三)跟风模仿

这类作品产生原因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某一元素受到社会群众短时间的关注,为了同样引起大众对自己的关注,由此产生的模仿作品。跟风作品的研究并无很大意义,它的产生是源于一种渴望被关注的虚荣心理或膜拜心理,也起不到很长久的社会效应。

(四)出于解压和渴望被关注的恶搞

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一种排解压力、娱乐自我的恶搞创作可以有效助以减压功效。还有一种情况是出于创作者渴望夺人眼球,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而进行的恶搞。通过抓住人们最关心最好奇的事件,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特立独行的作品,博得更多人的关注,满足渴望被关注的欲望。

(五)为了满足获得审美快感的需求

“借助于电子媒介,使人们对世界的思考肤浅化、简单化。电子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适合于提供深层次的、繁杂细致的信息,只是在快速变换之中简单地进行信息组合,久而久之,使人们养成了了解世界‘浅尝辄止’的毛病。”②恶搞文化的传播者为了获得一种批判和戏谑的快感而进行创作,受众更希望在他们的作品里获得欣赏的快感。

人们也会从作品中努力寻找一种心理状态或所持观点的认同,这种观点极有可能同众多的人相悖和逆反,从而获得一种可以依靠的安全感。

三、恶搞文化繁荣原因浅究

(一)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互联网没有中心、没有等级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得网络行为有了极大的自由。”“互联网的个性化特征使得文化自由主义盛行,恶搞文化就是典型的一种。”“互联网网民构成低龄化。”“互联网的超时空、迅速及时的特性使得恶搞文化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网络恶搞成本低。”③这一系列的互联网优势自然而然地贯通到恶搞文化中,技术零门槛也成为了网络恶搞的优势,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现在如此多的人愿意每天看一些无厘头的恶搞来消磨空闲时间了。

恶搞仿佛成为了一种多元文化理念进行博弈的符号,只是形式简单粗暴了些,但核心却是文化与观念的交锋,能引发激烈的社会争论和集体反思。

(二)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深化

音乐的混搭风格,服饰流行元素的借鉴和流变,美术、建筑等作品的风格融合,或者将某一固定文化拆分成多种碎片化的子元素,在子元素中进行创新等,这些都是后现代结构主义的表现。

恶搞文化的核心在于用恶搞传达态度和观点,在于反映社会,抓住热点,建立一个独到、有滋味的思想体系,而不是烂俗的、平庸的机械化复制。“也许恶搞者的初衷只是表达一种个体的‘解读’和‘诠释’行为,而他们采取的策略却是标准的后现代‘解构’方式——将作品的能指和所指撕裂开,从而瓦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度模式。它往往能以戏谑、搞笑的方式让人们开怀一乐,并给被批判者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④

(三)信息多元时代导致多元审美形态

人们接触信息要对其进行筛选,加以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与逻辑,进而成为一种审美,对信息的挑选也应是一种审美过程。

恶搞作品的审美具有两方面。一是恶搞作品本身的选题和出发点,如果它不符合我们的信息审美,不是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就会放弃。二是恶搞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审美。这就等同于对一部电视片的审美。如果这种艺术特色符合受众的需要,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受众就会接受并纳入其思维框架内;如果不能够说服,那么就会被受众舍弃或者成为批判的对象。这都取决于恶搞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平如何,这也是对受众审美观的考察。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