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数字媒介技术影响下的恶搞文化

张永鹏

2015年03月25日14:04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恶搞”一词兴起于日本的“KUSO”,来源于日语发音,意义即为“可恶”的意思。其实恶搞文化早已有之,然而在数字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恶搞文化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原来的极少数人的艺术,变成了人人皆可的文化形态。数字媒介技术助力着恶搞文化的发展,使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过来,恶搞文化也凸显着数字媒介技术的优势。在新的传媒背景下,对恶搞文化的进一步分析显得更加必要。

关键词:数字媒介技术;恶搞文化;媒介传播

恶搞文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在互联网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便演变成为盛行于互联网中的亚文化。在茶余饭后和生活空当之时,恶搞文化扮演了调和剂的角色。而有些人则以恶搞为乐,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一种事业,还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在数字技术不断沿革的今天,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学习、工作、生活,自然也会有新的方式来消遣。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给恶搞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渠道带来了新变革,更给恶搞文化增添了新的时代色彩。

一、数字媒介影响下的恶搞文化形式

数字媒介技术本身就包含了多媒体技术的成分,因而利用数字媒介传播的信息和文化内涵也一定不仅仅限于文字。内容不仅翔实多样,而且颇有特色。

(一)以图像形式为载体的恶搞文化

“暴走漫画”这种恶搞的形式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其图像采用人物线条简单的简笔画,配以一些知名人物的经典面貌,形成夸张、搞怪的表情图片,用以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情绪。

在数字移动媒介的时代,为了信息更好地、完整地传递,长图和GIF图便广泛使用起来,扩充文字难以表达的信息。

每天人们刷微博的时候会经常看到GIF图片和长图,诸如“暴走漫画”和原创漫画等就与GIF图、长图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让图片作者需要传达的信息元素得以很好的传播。

(二)以声音为载体的恶搞文化

这类恶搞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音乐的恶搞中。例如将一些蓝调风格、古典风格和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改变成为DJ形式的音乐,或者将一些歌曲改编歌词,重新演绎,形成二次创作的调侃式音乐。第二是类广播剧中的恶搞,它将各种人物的性格通过对话和语气进行深刻的刻画,用嘲讽、蔑视或者另类的语言表达进行调侃,或以快语速和猛“吐槽”为特色,或结合某一地方的本土方言演说,内容诸多。第三体现在各种社交网络中的上传录音功能为主,这里以人人网为例,人人网用户可以通过录制语音的方式表达个人情绪或与好友分享故事,也可选择附上照片。这一功能上线后受到追捧,而也有人利用其进行恶搞,比如将自己的遭遇通过语速较快的方式进行阐述,加之用户自身的方言特色,让语音整体充满了讥讽和幽默的色彩。

(三)以视频为载体的恶搞文化

这类恶搞最为常见。如2006年引发恶搞狂潮与网友争议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典型的以视频为载体的恶搞文化,只是那时视频恶搞还并不盛行。随着技术的发展,每个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者都可以自由掌握视频混剪技术,对于已有的故事进行创新与结构重组,冠以带有恶搞色彩的不满或戏谑情绪,形成恶搞视频。还有人将经典歌曲的MV进行翻拍,使之成为自己的恶搞作品。

尤以近几年播客、短视频、微电影、实验短片等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数字设备与社交网络进行恶搞创作。这类形式“带给百姓最大的满足就是使听众成为主动参与者”,“给了人们声音的话语权,理论上你只要拥有一个上网电脑和麦克风,你就可以掌握话语权”。①

近几年的“老湿”系列视频、以胡戈为代表的恶搞创作人、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屌丝”系列作品、以快语速加猛“吐槽”为特色的一些自制节目等,都是在数字媒介技术发展下形成的恶搞文化代表。这些文化元素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追捧。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