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浅谈慢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系列纪录片为例

杜方云

2015年04月01日13:3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慢镜头是因高速摄影而产生的慢动作画面,在渲染气氛、表达情绪、展现过程、塑造美感等方面作用突出,被电影、电视节目广泛运用。央视《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系列纪录片中大量运用慢镜头,一方面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另一方面,大量慢镜头也让影片产生拖沓之感,因此,慢镜头的运用也要掌握好一定的“度”。

关键字:慢镜头;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思想性

慢镜头,又名升格镜头,是一种通过提高摄像机正常拍摄速率而形成的特殊镜头,被誉为“时间上的特写”。慢镜头在艺术上可表达特殊的内心状态和情绪,对某些瞬间发生的变化情况也可进行深入研究。

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从2013年11月18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是中国首部全面探索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从不同角度完整呈现关于茶的故事。该片使用大量慢镜头来叙事和抒情,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创造了深邃的艺术意境。

一、慢镜头的作用

慢镜头通过延长拍摄对象的影视时间,将放大的时间与叙事铺垫结合在一起,具有正常速率拍摄镜头所达不到的效果。

慢镜头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展现动作、控制节奏等方面。在电视体育节目中,通过对体育运动员某一关键动作进行慢镜头处理,突出体育运动“决定性瞬间”的特点,带给观众视觉冲击感。在动作类电影中,通过快慢镜头交替使用,烘托动作的两极效果,比如张艺谋的《卧虎藏龙》、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等电影中都运用慢镜头将原本残酷的斗争变成一种暴力美学。

二、慢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1.增强纪录片的纪实性

纪录片是一种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感染力的非虚构创作。慢镜头,作为一种改变素材现实时间的技巧性手法,被指与纪录片真实性相悖,因而被纪录片创作者所忽视。但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指本质真实,只要选取的素材和表达的思想保持真实,就可适当使用一些技巧性艺术创作手法,在增强影片艺术性的同时,也让影片表现“真实”的力度更强。

慢镜头在增强纪录片的纪实性方面主要表现在:

(1)表现高速动作,展现细节

一些高速动作在正常播放速度下往往一闪而过,不被人眼所记住。而纪录片的纪实性要求尽可能保留拍摄的真实,纪实类纪录片一般不用虚拟动画模拟。因此,一些高速镜头往往被忽略。慢镜头可以在保留拍摄对象不变形的情况下,将高速事物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观察到动作的起幅、过程、落幅,比如,运动员跨栏的瞬间、水滴滴下的瞬间、动物的奔跑和鸟的飞行,满足观众对“记录”的心理预期。

在《茶》系列纪录片中,创作者多用慢动作记录下很多制茶的动作。比如,茶农采摘茶叶时,轻轻掰下叶尖的一瞬间;滚烫的开水倒进茶杯,干枯的茶叶瞬间饱满的动作;机械化操作下,茶叶在容器里来回挤压的场面;搓茶、抖茶、摇青、杀青的过程。通过将这些短瞬动作放慢,将时间“稀释”。让茶叶接触到茶农的手时细微颤动的场面,茶叶遇上滚水时瞬间舒展的动作,都以舒缓的节奏表现出来,让观众了解到茶叶制作的每一道小工序,足够他们细细品味,达到《茶》系列纪录片记录茶文化的宗旨。

(2)强化关键动作,引发联想

单一、匀速的画面,其感染力往往差强人意。而慢镜头则通过重点突出,将某个关键性动作呈现在观众的视觉中,并延长其停留时间,以此强化这个动作的深刻寓意,制造出感人效应,引起观众的关注,激发他们的联想。

在《茶》系列纪录片中,有一个慢动作镜头被反复使用,仅在第一集中使用次数就超过3次。这个画面展现的是:滚烫的水慢慢注入乘有茶叶的白色瓷杯,白色雾气瞬间腾起,如梦如幻。将“泡茶”这一动作慢化,并多次播放,正切合了解说词:“茶,就是一片树叶遇上水的滋味。”这些镜头起重墨点染之作用,突出强调“泡茶”这一动作的深刻涵义:在制茶的所有工序中,茶与水的交融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步。创作者用慢镜头将这一关键动作细致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在观看时不自觉地想要品味那杯中物,勾起自己昔日品茶赏茶的味觉回忆。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