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也需要从自发到自觉
现如今,融合使得渠道由匮乏走向丰裕,频道资源被稀释,广播电视网络垄断电视节目的时代必将终结,更多竞争者将在市场中同台竞技。然而,很多省级电视台非理性的覆盖行为却导致覆盖市场的无序化、非理性竞争形势异常严峻。不过,无论市场格局怎样变化,卫视覆盖依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面分析部署,从而实现投入产出最优化,并最终达成覆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灵活调整覆盖策略也好,走差异化竞争也好,云南卫视覆盖工作唯一不变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科学覆盖和理性覆盖。覆盖随着整个传播市场的变化,更加具有挑战性。要做有意义的覆盖,就必须充分地研究覆盖率、到达率和收视率之间的关系。云南卫视要想更好地发展,首先应该从传统的覆盖包围圈里跳出来,向营销式覆盖、宣传推广式覆盖转变,如果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全网覆盖,很有可能在做无效劳动,那还不如把有限的资金充实到自己的节目上,提高节目质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全力开拓市场。卫视覆盖工作也需要电视台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多方位的沟通,从企业的角度认识市场、了解消费者以及营销诉求方面的优势;从媒体的角度发挥对节目内容的把控、对观众收视心理与收视需求的深刻理解等方面的内容。总之,就是要将频道的覆盖发展目标与频道的品牌打造、节目编排和广告经营相结合,不单以覆盖总量取胜,而是讲求精确有效的专业覆盖,传播价值的归属感特色才会更加鲜明。
与此同时,依托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覆盖平台,真正实现节目、覆盖和收视紧密结合,也是做强做大云南卫视品牌、积极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云南卫视频道覆盖价值、节目传播价值和广告经营价值三者的统一,使整个卫视频道保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自身卫视的品牌形象。
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的延伸和人才储备也都是下一步云南卫视覆盖工作中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主动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及时掌握全国技术发展情况,才能随时了解无线覆盖、IPTV、直播卫星电视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国际传播学在中国的运用模式也值得深入思考。
总而言之,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卫视覆盖就是一个产业,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地铺信号通路的工程。如何正确地审时度势,如何制定并部署好积极的、有效的差异化覆盖的竞争目标,或许应该成为业内同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系云南卫视覆盖办公室主任)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