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智力因素是考察一名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从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敏感等几个方面,考察新闻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下应该具备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新闻敏感
在评价一位新闻工作者时,通常会考虑采访技巧、理论修养、写作水平、编辑技术等因素,可称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专业素养可归为个人的智力因素,即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等。智力因素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①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要考察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能力,仅衡量智力因素有失偏颇,人的心理活动还包括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泛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具体而言,可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②全面衡量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考察其非智力因素。
传统媒体时代,非智力因素是塑造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条件。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的外部坏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从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敏感等几方面,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非智力因素。
一、动机:新闻工作的导航器
古语云:“人无志不立”。“志”是志向、理想,没有志向就难有作为。在心理学中,“志”就是动机,是机体唤起的特定需要或愿望,并指导其行为指向某个目标活动。③动机决定新闻工作者采取的行为:若以追求事实、真理为动机,其新闻报道便可打动读者、赢得尊敬;若以金钱、名誉为目的,其行为或许会违背新闻职业操守,甚至触犯法律法规。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筑牢防火墙,抵制各类诱惑,防止不良动机的侵蚀。
(一)不可利用网络牟取不当利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今却有一些新闻工作者为获取名利,不惜制造谎言、传播谣言、歪曲事实。2013年以来,“秦火火”“立二拆四”以及周禄宝等网络“大V”相继遭到法律严惩。他们通过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大量制造并传播谣言,以此树立意见领袖地位、实施诈骗以牟取经济利益。这些网络“大V”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但其所作所为却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敲响警钟。
利用网络新闻牟利的“集体化”更为可怕。2014年,上海警方查处了21世纪网涉嫌严重经济犯罪案件,涉案者包括该网站主编、总裁等人,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这是典型的“新闻寻租”事件,涉案媒体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采取“有偿沉默”“有偿不问”等手段向各家企业索取所谓“广告费”。这类行为给新闻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因此,树立广大新闻工作者正确的职业动机尤为重要。
(二)不能陷入“唯点击率”的泥沼
改革开放后,新闻媒体也逐渐步入市场化的浪潮中,“订阅率”“收视率”一度成为报纸和电视所追求的重要指标。互联网时代,媒体市场更大,竞争也更加激烈,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到6.32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点击率”便是衡量网络媒体优劣最直接的指标,“点击率”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媒体虎视眈眈的目标。
参考“点击率”指标,媒体不断改进新闻业务工作,创新经营管理,对媒体而言是好事。但若一味追求“点击率”,可能会使媒体陷入泥沼。有些媒体使用“耸人听闻”的大标题吸引读者;有的媒体偏重新闻的趣味性,忽视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功能;更有媒体以“星”“腥”“性”吸引受众。严重的是,有的新闻媒体不惜以假新闻来获得点击率。比如,2013年3月,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经疯狂转载后被证明,该新闻的确是某商业展的炒作。可见,假新闻出现的原因就是为了博取“点击率”,而“点击率”身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无论是个人牟利或是媒体追求“点击率”,其根源都是新闻工作者不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动机。互联网时代下新闻的“把关者”不仅是媒体,也是个人,在新闻实践中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质就是让新闻工作者形成为人民服务、追求事实的职业动机,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自觉抵制金钱、名誉的诱惑。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