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记者》>>2015·第5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互联网上的公共领域和群体极化【2】

——整合视野的思考

陈红梅

2015年05月26日14:39  来源:新闻记者  手机看新闻

三、整合的视野

实际上,群体极化和公共领域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彼此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野。公共领域强调不同意见的人聚集到一起,倾听并设法理解彼此本真的想法,通过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克服分歧和差异以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公共领域的讨论最后形成的是某种意义上同质的群体。从另一面来看,即使是同质的群体内,每个成员的观点和视角也必然有所差异,如果每一种观点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那么,群体内的讨论也可以达成理性的话语,而不会走向极端化。因此,即使最早对网络群体极化大声疾呼的桑斯坦后来也调整了说法,认为如果群体极化是以彼此之间聆听学习的方式形成,而不是群体动力的结果,那么也可以被看成是审议式的讨论。

如果放大对于社会群体的视野,就可以发现,我们这个社会根本上是一个追求同质的社会,没有基本的共识维系,社会将趋于混乱和不稳定。即使从微观角度来看属于过激的群体讨论和行动,在更大的社会范围,或许也是努力在寻求重新建立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共识和群体。基于此,戴伯格从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post-Marxist discourse theory)的“权力”视角,对“公共领域”和“群体极化”提出与传统看法完全不同的理解。[17]戴伯格认为,传统的“公共领域”概念忽略了权力在理性审议过程中的影响。实际上,传统的公共领域所代表的只是精英的公共领域,是社会主流阶级的主流话语,而那些社会中的少数群体和边缘群体并不被这个主流话语所容纳。这个话语过于强调了“差异”对于社会的破坏性作用,以及理性审议对于达成社会共识的重要性,以至于“差异”在公共领域的视野中多少有些被异化,从这个视野看过去,群体极化就显得尤其可怕。他认为,尽管不是所有的差异都值得尊重(如对于他人不同的不能容忍和极端的生活方式),但“尊重差异”恰恰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而且从边缘阶层的角度,网下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本的不平等,导致了他们在网上的声音与主流阶级相比也仍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对于这些被遮蔽被排除的群体议题和群体身份,通过极化来挑战主流话语,或许是他们吸引社会关注,从而被重新整编进主流话语体系的最为有效的路径。从这个角度,戴伯格认为,网络极化和网络激进主义(cyberactivism)所呈现出来的“反话语”(counter-discourse)只是各种被边缘化的个体和群体挑战主流话语的边界,从而使原先被排除的议题和身份认同能进入“主流”公共领域的努力而已。

戴伯格的观点或许过于激进,但他确实提醒了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待公共领域与群体极化的辩证关系。而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新的技术给群体关系和公共讨论都带来新的特征和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整合的视野进行深入研究。

1.互联网讨论与真实的生活感知

没有一种意见是空穴来风,互联网上的意见也并非是孤立的,它跟真实的生活感知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看来,互联网传播在意见表达上首先遭遇的就是全球化问题。互联网带来全球受众,网上政治讨论也相应全球化,这使一些本来纯属国内的政治事件产生严重的全球影响。但是,在脱离了地方文化和地方政治的语境下,这种全球化的讨论会对意见形成和意见结构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原先松散的地域局限的公共领域所不曾遭遇的新问题。

多艾和纳弗尔(Douai & Nofal)以瑞士和美国的两项行政决定为案例,研究了阿拉比亚电视台和半岛电视台这两家阿拉伯电视台的官方网站上的网民讨论情况。[18]两个作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分别是:2009年11月瑞士宣布境内禁止建造清真寺,同年12月纽约市议会批准在“9·11”遗址附近建立伊斯兰社区中心的项目。研究发现,在两个案例中,两家网站的网民反应都体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两极化倾向。以半岛电视台网站为例,就瑞士禁止建造清真寺的决定,反对瑞士禁令的评论占20%,支持禁令占56%;就纽约市议会决议,支持者占59%,反对者占20%。研究者认为,网民对案例的讨论框架与电视台官方立场有明显差异,这表明网民讨论体现了网上公共领域的自主性。但调查也表明,不少参与讨论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阿拉伯人士,而是一些居住西方或其他地方的说阿拉伯语的外籍人士。对这些国际事件,外籍人士的经验阅历使他们的观点具有特别的说服力。这意味着,全球化的公共领域具有一定程度上意见的混合,这或将重塑政治认同。

在互联网群体意见极化与生活感知方面,沃杰扎克(Wojcieszak)做的一项比较研究值得关注。[19]他以新纳粹网上论坛作为对象,一方面测量了参与这种激进的同质化的网上群体对个体意见极端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考察了参与者在网下对不同政治意见接触的强弱程度对其网络意见表达的影响。调查的结果表明,网民对网络讨论参与程度越深,在网络群体的影响下,其观点也就越极端化,这支持了网络群体极化的观点。但是,对网民在网下接触的调查则印证了偏见处理假说(the postulate of biased processing)。该假说认为,[20]个体自身的动机直接影响到其对所接受信息的认知、解释和评价。对于与自己立场一致的观点,人们倾向于从自身已接纳的信息出发,对其进行理性化处理,由此得出支持自己先前观点的理由;对于那些与自身立场完全不符合的观点,人们则会对其细节吹毛求疵,或者否认它与议题的相关性,或者直接攻击这些观点。沃杰扎克的调查发现,那些在网下与不同意见的朋友(家人或熟人)互动程度高的网友在网上表现出更强烈的极端主义倾向,而那些网下对不同意见接触程度低的网友极端主义的程度反而比较低。由此可见沟通之艰难,在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面前,不同意见接触也并不总能调平意见极化。

其实,不管是在真实的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群体极化都有可能发生。人们之所以对网络群体极化特别担忧,是因为在面对面的日常交流中,在现实社会的制度安排下,即使人们愿意,也很难刻意回避掉所有不同意见和不同类的人。但是在互联网上,借助技术的帮助,回避不同意见就变得轻而易举。因此,人们假想,网络群体犯错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值得警惕;而互联网的全球化传播无疑使这一局面更趋复杂。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