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6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透视微信圈子空间中的公众意见生态环境【2】

梁丽君

2015年07月01日13:26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二、微信建构的社区化群聚的社会心理

一种新的媒介工具或平台的出现总会迅速地培养出大批用户,用户数量的增加逐渐形成某种群聚效应,发展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群聚图景背后所呈现的就是一种社区化群聚的社会心理。受群聚心理的影响,用户产生对社交空间相对集中的需求,促使对微信这一半封闭形态的媒介工具的使用;其用户间的互动及用户对同侪群体的号召,使用户逐渐产生对个体身份的认同和群体身份的认知,发展和扩散了微信的社交形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群聚意识的社会心理基础。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谈及的“熟人社会”认同是基于地缘连结的一种情感共同体。而当前社会中背井离乡的出走和村落的“空心化”使得地缘维系的“熟人社会”更大程度上转向心理回归的熟人再联接。以微信为代表的基于“强关系链接网”实现了与现实的融合,对熟人关系的维系表达的是一种情感型信任。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基于情感而建立的,因为情感的感性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推广到间接交往甚至疏于交往的人们之间。在今天,地缘连结的信任机制难以为继,现代性的信任机制表现为熟人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分享和共情,人们在熟人社会中寻求人际的安全交往和高效,降低了对人际信任机制的滥用可能性,“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

微信上的“熟人社区”正是基于群聚心理上的互相依靠、互相取暖,保证用户更快地建构个体身份,并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社群融入,这种群聚心理的存续是以人情、关系、信任、交往的同质性和在当下社会中“心理团抱”的互相安慰、倾诉的共同体。

三、微信舆论的生态环境

正是由于微信所建构的关系空间,增强了社会粘性和用户的依赖性,强关系的关联度构筑了用户联接和共同的桥梁,每个用户作为关系节点,多点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各自的话语圈和讨论群,而熟人关系圈天然的心灵向心力和凝聚力又加强了群聚空间的粘度,点对点的私密交往半封闭空间排除了围观的尴尬和难言之隐,使得交流更加深入。

公众意见需要社会“排气阀”进行排遣和表达,随着微博意见表达的言论管制加强,人们从微博获取社会信息的同时,把公众意见从围观平台转向私密分享,微信独特的私密空间、熟人圈子为公众意见的下沉找到了落脚点。于是更多的社会情绪隐匿在微信的互动之中,看似波澜不惊的网络舆情态势其实潜流暗涌,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共同体面临心态转换、思路转变、情绪转化的各种问题,下沉到微信的公众意见失去了天然的信息流动性,也就使得公众情绪无法在各方意见的参与中得到“稀释”和“排解”,反而在天然的熟人联盟中得以积聚和扩散,使得公众意见“下沉”,削弱了舆论引导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同时由于无法得到意见领袖“上升风力”的及时化解,也使得隐性舆论异化。这种现象的产生从微信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微信其自身特点决定的。

(一)微信“私人圈子”对微博“公众平台”的用户分流

微博公众意见表达所依赖的正是其低门槛、可围观的“公众平台”,但随着微博言论管制的加强,在打击网络谣言的同时,也使得微博用户失去了言为心声的开放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下降9%。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较上年底降低了9.2个百分点,微博用户活跃度下降。用户分流自觉进入私密性、封闭性的微信圈子,来实现意见表达的“不吐不快”的私密共享。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