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5:人事关系
因岗用人、能上能下的原则已提出了许多年,但事业单位基本还是做不到,主要是因为“不好下”。如何合理规避体制对人事任免的负面制约,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扬弃潜在的不适应市场的用人观念,或许是我们可能突破的瓶颈中最困难的环节。华商报发行队伍中有条纪律是,不允许聘用报社内部人员亲属,这一条铁律背后包涵了十分丰富的含义;坚持这一条,也规避了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的人脉关系远比华商报复杂得多。人,是超越上述四项的独特因素。人的表现优则各方面矛盾皆不显现,人的表现不佳则再好的架构也虚弱无力。杭州日报集团李建国社长的“事生企”理论是一个极大的创新,从机制上规避了难以逾越的人事身份矛盾,保留、冻结事业身份不再接收新人,将现有事业身份人员派出到新生企业,与原职务脱钩实行岗位聘任,与新的岗位效益挂钩,淡化事业身份而不是完全割断。这样相对矛盾要少很多,可帮助我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材授职。
瓶颈6:办台内容
如何办台是我们主营的核心业务,节目作为终端产品是我们一切劳动价值的体现,观众就是我们所创造的价值的消费者。因此,节目好不好?观众买不买账?这是我们全局产业最本质的提问,我们的事业大厦就建立在这个问题之上。如果公信力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产,西安台的首要业绩应当确保此项资产的不断升值。
三、发展引擎的动力之源——学习力
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政策鼓励下,电视传媒改革有可能从“谁在领先”,变成“谁会落后”的传媒业整体性运动。整体性运动的背景是整体性“危机”,也就是遇到的困境类似。
电视业有一个现象,各个地方电视台,从表面看他们的新闻播报方式、采访方式、编辑制作方式等,几乎都有模仿CCTV的显著迹象。他们把人才送去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也是以CCTV为研究学习的主体,把CCTV的缺点也一并学来了,成了一个个粗糙一点的CCTV。那么,他们的经营机制、用人机制也毫无疑问离不开CCTV那一套模式了,而CCTV并不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近几年,某些率先觉醒的地方台开始引进新的理念,迅速发展壮大起来,CCTV感到了威胁也开始引进新理念。于是,内地电视台都展现出或多或少的新气象,这些新气象的发源地大多出自一处,那就是——凤凰卫视。而他们绝不可能超越凤凰卫视,因为凤凰卫视的学习视野在全世界。
或许可以这样说:视野决定事业。CCTV只有将视野锁定全世界,才可能与凤凰卫视并驾齐驱,而我们还总是一味陶醉在以CCTV上发新闻而倍感荣耀的状态。与其沉溺于这样的陶醉,不如将视野放的更宽、更广。
因此,培训学习是提升现有团队素质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的新闻采访不如人,我们的员工不争气,抱怨培训完了也没起什么作用,甚至对待培训就是一种调侃的姿态。本着认为,对学习、培训的认识观念的落后才最深刻的导致了我们事业的落后。
我们的队伍不可能来个大换血,或者说大面积换了人也不会解决问题。换人不如造人,引进人才不如塑造人才。遇到任务我们的员工总爱飘风凉话、安排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部门与部门总是扯皮推脱、遇到困难就放弃、缺乏创新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实际都出于一个根本原因——认知缺陷。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工作、对待任务、对待挑战、对待困难、对待职业、对待利益、对待同事、对待对手、对待分歧、对待批评,甚至不知如何对待赞扬和荣誉。培训,就是在帮助员工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即使是专业技术培训也潜藏着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培训看似在讲管理、讲市场,课程中提出的方法,有时也无法立即与实际工作接轨,但实际上培训的收获像种子一样埋在受训者心里,当我们循序渐进的浇水施肥终有一天会看到它萌芽。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契机[EB/OL].百度文库,2012-05-14.
[2] 张海园.海尔的企业文化[EB/OL].百度文库,2012-12-07.
[3] 马志刚:开启“双引擎”实现“双中高”[EB/OL].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5-02-28.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