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老外"为综艺注入新元素 助力中国电视节目走出去

赵彤

2015年08月17日07:41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外来面孔:为综艺节目注入新元素

2015年3月1日,《叮咯咙咚呛》第一季在中央电视台开播,6位韩国艺人集体亮相中国荧屏;4月23日,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开播,11位国籍不同的嘉宾围绕中国提案人设置的话题,用汉语展开讨论;7月10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开播,在父子组合中,除去刘烨带着混血小儿子之外,踏上征程的团队里还有带着女儿的加拿大人夏克立;7月31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设定的主题是“亚非拉美奶爸”,亮相的五组中外通婚家庭中,更多得到关注的是外籍父亲和他们的孩子。8月2日,广东卫视《Hello中国》第二季节目中,轮番上阵的外籍嘉宾多到一时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2015年,我国电视节目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外国人在娱乐栏目中“落户”,而且落的是“集体户”。

入乡随俗的外来面孔

与来自加拿大的大山相比,2015年出现在中国荧屏上的外国人,不再是特别节目中倏忽而逝的行客,而是在季播常设节目中,与中国观众见面长达三个月的常客;与来自波兰的翠花相比,2015年出现在中国荧屏上的外国面孔,不再充当饮食、旅游节目中孤独的向导角色,而是群集式地在娱乐节目中客随主便或反客为主;与大山、爱华们相比,2015年出现在中国荧屏上的外国人与中国同行的关系,不再是客客气气、相敬如宾的工作关系,而是打成一片称兄道弟的朋友关系。

2015年,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大山已经成为传说,爱华也风光不再,代替个位数的他和她的,是数以百计的面孔们,新的外国明星,如大卫、韩冰、罗密欧、安龙、穆雷、夏克立、金小鱼、蔡明凯等,气质各异、风采万千。2015年,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外国明星们的故国,不仅包括大山的加拿大、爱华的美国,还有泰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伊朗、哥斯达黎加、俄罗斯、肯尼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

2015年,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外国面孔不再是清一色的背包客,除了留学生之外,还有许多人已经在华工作多年,甚至还有的是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外籍人士,或者是与父母同在中国多年的外国人,或是娶嫁于中国的外国人。浏览一下半年多来的电视节目,我们不难发现,曾经在中国电视节目中“串门”的外国人,如今已经“沙家浜扎下去了”。

2015年中国荧屏上的外籍面孔给人的感觉是,完全入乡随俗,融入了中国文化。在节目中,这些外国人也不再称中国主持人为“某老师”,而是或直呼其名、或称赵屹鸥为“鸥哥”,称李好为“好哥”,彼此之间也不那么外道。

助力中国电视节目走出去

2015年,中国荧屏上外国人角色的变化,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变化的一部分。一方面,中国电视节目“引进模式”的路已是“行到水穷处”,在模式难以更新之时,引进更新角色体系,也可以打造一番新的天地。一方面,本土真人秀节目已经面面俱到,另一方面,由于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嘉宾、演员重复率过高,至今这类节目已不再有多大潜力可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乡之人可以攻真人秀的收视率。这是各大卫视,从实际出发的选择。从外国人的视点出发,他们踏进卫视演播室,也是有利益考量的。他们也一如中国青年一样,知道“出镜”所能带来的好处,他们也是有出场费的。2015年,外国人与一线卫视的合作,首先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是共赢策略的体现。但外国人集体“落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功能不止于此。

十多年来,中国电视人为探索电视节目“走出去”的有效策略殚精竭虑。其方法大约可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两方面。一是努力以成品的形态把节目推销出去,另一方面是所力推的节目大都属于“高大上”范围。而效果不可谓小,但实在不能算大。这是毋庸回避的问题。在“走出去”工程的需要驱动下,在对“走进来”的范例和“走出去”的榜样的观察分析中,也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逐渐得到中国电视人的青睐。一是沿着“大众文化”的路径往外走,另一方面是用“元素”意识来代替“成品”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美国影视节目走进中国的策略,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案例。从《功夫熊猫》到《2012》,在美国电影中植入“中国元素”,成为美国作品撬动中国接受可能性和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利器。同时,在思量《舌尖上的中国》“走出去”的优美姿态中,中国电视人发现中国的日常生活和话题,具有突破域外接受瓶颈的巨大潜力。2015年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的外国人,在“走出去”的课题下,正在起着“元素”的作用,正在担当着体验中国平凡生活和话题的功能。

要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外国人集体“落户”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启示不止于此。

打量出现在2015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外国人们,诸多面孔来自《汉语桥》《快乐汉语》这些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这些节目相较于《叮咯咙咚呛》或《世界青年说》《快乐汉语》《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的收视率要低一些,但是正是因为《快乐汉语》这样基础性节目的持续存在,才为这些外国人对各大卫视娱乐节目的新贡献准备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2015年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落户”的外国人,在提示我们是否可以把“黏性”“伴随性”和“用户观”等,这些高频率用于研究媒介和受众关系的理念,运用到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工程中。或许我们应该肯定这样的观念——使用即是最大的黏性、伴随培育可持续力。正如在《世界青年说》《Hello中国》或《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外国人已经达到了用中文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程度。这种基于汉语运用所形成的黏性,是《Hello中国》中瑞典籍嘉宾李飞,在寻找古法造纸工序的时候,很自然地说出“叔叔你好”“大哥你好”的原因;是《世界青年说》中,哥斯达黎加的穆雷在评价俄罗斯美女“芭比娃娃”是被其父从小刻意培养而成时,脱口而出“谁敢要这样的老丈人”的原因。这种情形所显示的,是外国人对中国社会关系泛伦理化、对中国里巷风俗的深度体认。而“走出去”的最佳效果,不在于疾风暴雨式的倾泻,而在于润物无声的细密滴灌。2015年活跃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外来面孔,不仅是“走出去”在黏性传播方面的成功体现,而且他们也是不能忽视的“黏性建构”的种子选手。就大众传播领域而言,“走出去”要想取得燎原之势,首先得有星星之火。

1989年,大山登上央视舞台时,来华居留的外国人有多少?2015年,外国人集体“落户”一线卫视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庞大了。这个群体也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果,是中国对外传播的前沿。在华外籍人士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中外国人的亲友团和啦啦队,这是一个需要开发的收视群体。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人读懂中国而言,在华外籍人士好比是近水,而近水最能解近渴。同时,这些在华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人,是最渴望了解中国的。“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一古训对我们传播中国文化颇有价值。而来聘者,就存在于数量巨大的在华的外国人中。

2015年,外国人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中大面积“落户”了。未来,如何让这一形态的节目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作者为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