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隐性采访:道德价值与法律底线

顾理平

2015年08月24日09:49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摘要】 今年6月7日,《南方都市报》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卧底高考替考组织,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这次成功的新闻营销入手,分析隐性采访中的道德困境和法律困惑。

【关键词】隐性采访;道德;法律;违法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隐去记者的身份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式。这种比较特殊的采访方式和由此获得的相对独家的采访内容,一直受到受众的欢迎关注。但伴随这种关注的,是围绕隐性采访方式本身的道德和法律争议。今年6月7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报”)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卧底报道从性质和手法上符合隐性采访的内涵,属隐性采访的一种类型),卧底高考替考组织,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随后的相关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记者卧底报道行为大量的道德和法律争议。

一、一次成功的新闻营销

高考是全社会每年关注的焦点事件之一,而“高考”、“替考”、“卧底”……这样一些抓人眼球的词集中在一起出现,无疑会形成舆论热点。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南都报作为我国都市报的代表之一,一直关注社会热点,报道了大量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有些报道的方式还成了某种社会现象,如去年同属“南都系”的《南都周刊》在报道一对娱乐明星出轨事件时,先爆出一部分新闻信息,随后以“周一见”的方式激发受众兴趣,使“周一见”一时成为含有特殊意味的社会流行语。据了解,在以往的有影响的事件报道中,“南都系”一般采用南都报、《南都周刊》传统媒体率先报道,随后新媒体跟进推送的方式进行新闻营销。而这一次则由新媒体率先发声,由微博、微信发布消息,并通过奥一网、南都APP及新闻客户端进行全面报道。

南都报在此次新闻事件营销上的成功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抓住了“高考”这一热点事件。每年高考,不仅全国数百万考生及其家长关注,社会各界同样高度关注。因为高考不仅代表着中国社会数十年来对公平这一社会原则的坚守,也表达着国家政策、个人机遇等诸多重大社会命题。因此,每年高考前后,关注高考、报道高考是各媒体的规定动作,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南都报抓住这个热点,经过精心策划准备,在高考第一天这样的时间节点推出这条新闻会触动敏感神经,产生轰动效应毫不意外。第二,采用了卧底报道的形式,新闻采访报道有多种形式,而卧底报道无疑是最令受众感兴趣的。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对执政当局因奸臣弄权导致的邪恶横行、明君不察等现状,普通百姓会企盼钦差大臣能通过微服私访完成惩恶扬善的道德愿望。相当多的人对类似康熙微服私访的桥段一直津津乐道。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窥私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受众需求不断被强调的今天,通过卧底报道满足人们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窥私欲,无疑是有广泛受众心理基础的。从新闻竞争的角度看,独家性往往是不同媒体常用的制胜法宝,而卧底报道采访的新闻大多为独家新闻(很少有多家新闻媒体相约卧底),其新闻的独家性和稀缺性极易受到受众好评。[1]第三,新媒体强势出击。媒介融合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手段以传统媒体无法具备的诸种传播优势异军突起引领传播潮流,南都报在这次高考卧底报道中,新媒体率先发声,传统媒体深度紧跟,初步展现了媒介融合的实践意义,也体现了南都新闻人的新闻敏感与创新自觉。

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起,新闻媒体对市场的敏感度和适应度决定着在媒体竞争中的成败。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有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媒体市场的变化,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南都系”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实践者,尽管这种成功总是伴随各种争议,尽管某些新闻营销的手段伴随诸多疑难困境。从多次成功的新闻实践看,“南都系”在坚守新闻理想、成功营销新闻产品等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