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如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和高校研究成果
拓宽地市级电视台吸引力【3】

万 勇  舒永涛

2015年09月02日10:44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五)高校与电视媒体联动,加强对当地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传承

现如今,地方高校也加强了对当地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传承。我们的文化传承意识变得很薄弱,许多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这是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高快速提高的背景下我们对文化需求的缺失,我们的高校教育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高校教育提倡学生认识到地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我们真正感觉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地方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媒工具,它通过和各高校进行采访互动,帮助高校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节目走进了高校,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同时也让电视节目更具内涵,真正做到了利用地方高校拓宽电视节目的文化视野,让当地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保护课题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在实践当中,《武当神韵》栏目与郧阳师专、湖北工业汽车学院及湖北医药学院等高校合作,多次推出暑期社会实践武当文化研究专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推动当地大学生参与到武当文化研究和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当中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它的保护与传承,是人类认同自我、珍爱自我的价值体现。十堰作为“非遗”的地域性富矿区,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影响,他们的存在增强了地域文化的厚重感,也为十堰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增添了分量。

然而,在调研论证中我们发现,十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且传承人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很多文化现象、文化样式、文化品格、文化精神正随着他们的逝去而辉煌不再、残缺不全,甚至永远消失,成为历史记忆中的空白。本着电视人、文化人应有的责任感,十堰广播电视台《武当神韵》栏目与十堰市文化体育局拟联合开展50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十堰记忆----十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播》活动,活动由摄制大型电视纪录片、发行书籍、光碟等一系列项目构成,全方位展示记录十堰“非遗”的前世今生及保护现状,留住正在逝去的宝贵文明,这是一项时间和责任赛跑的紧急行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抢救工程。十堰境内的高校专家学者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效保护了地方文化遗产。

三、 总结

地方电视台要研究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从本地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了解本土文化精神,挖掘其现代价值。要结合当地文化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的延续,在寻常巷陌间发现文化的渊源,打造区域性特色电视节目。同时,在研究本土文化资源的同时,不能够忽略高校教师及学生资源的更广泛运用,打造精品化、专业化的本地文化栏目。《武当神韵》等文化类栏目从栏目定位、内容编排及表现方式选择方面都融入了本土文化的精髓,与郧阳师专等高校的合作使得栏目的内容更加深入化、专业化,地域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深厚,拴住了观众的心,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武当神韵》等栏目的成功经验让我们深刻感到,地方电视台只有把本土文化元素灌注到节目制作和传播中,充分调动当地的高等教育资源,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的电视节目,并通过群众文化身份归属和情感认同来维系稳定的收视群体。在“媒体战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只有打造“精致本土化”内容,调动更多高校资源,创造出特色鲜明的电视产品,吸引最大限度的当地受众,才会实现地方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广播电视台) 

上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