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华西大学余下的医牙学院与重庆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浙江医学院等系科合并为四川医学院,四川人简称“川医”(“川医”非“四川省人民医院”,这颇让外地人混淆),1978年由四川省属高校转为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医科院校,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1998年成为首批211工程医学类院校。作为成都仅有的一所西医大学,不似京、沪、穗、渝等城,总有几家分庭抗礼,而又以中国人口最多的巴蜀区域为核心服务区,“川医”而至“华西”医学拥有超高人气,成都一些市民甚至认为凡带“华西”二字的俱为华西医科大学所办,如华西都市报、华西集团、华西证券等等。合并之后,“华西”的金字招牌成了川大的重要财富。
而鲜为人知的是,川大在吸纳之外,还哺育了很多院校。
省立重庆大学为1929年国立成都大学教授沈懋德、吕子方、吴芳吉、彭用仪等所开创,1942年川大理学院院长张洪沅出任已被撤销而经其整理复校之重庆大学的校长,后推动重大成为国立大学。
五十年代院系大调整中,川大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调往北京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目前世界上仅存有两架P-61夜间战斗机又称“黑寡妇”,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在中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此飞机原为川大所有,也是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1952年随川大航空工程系一并调到北京。
国立川大法学院“法律系在全国大学中颇有地位,司法院长居正曾赞谓高考成绩第一”,“为考生所向往”。建国后,四川大学法学院师生400余人调往重庆参与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名满天下的西南政法大学。调入组建西政的师生中,川大人数最多,实力最强,法学历史最为悠久,是当时组建西政学术贡献最大的高校。
四川大学工学院1954年独立为成都工学院,是西南地区侧重建设之工学院,为当时全国八大知名工学院之一。独立不久的成都工学院,部分专业调往天津大学、华南工学院、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后发展为成都科技大学,曾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并列为中科院三大直属高校,后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与四川大学合并之前的招生简章还如此介绍:“前身为四川大学工学院”,合并之后,就很难见到这样的表述了。
四川大学农学院独立建校,名为四川农学院,后为四川农业大学,也是著名的211高校。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四川化工学院与华东化工学院一起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后又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工学院土木系铁路建筑部分调出,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农学院的园艺、农经等系调往西南农学院,调出的教授包括著名的侯光炯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理学院地理系并入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师范学院本科调往西南师院(现西南大学),其招牌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的知名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川大师范学院;专科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川师大)和南充师专(后为南充师院—四川师院—西华师大)。川大经济系彭迪先教授做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了创建工作之后回到川大,刘诗白等一批教师随之来到了光华园,协助创建四川财院(后为西南财经大学)。
而华西大学部分系科也参与了西南农学院、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师院、四川财经学院、四川化工学院的组建。
多少年以前,就有人说:国立四川大学譬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能新之道,吐纳是其一。吐纳之间,川大之内涵与外延,有“变”有“不变”。其中真谛,耐人寻味。
川大的校训,从国立四川大学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今日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国立气象,仍未稍减。
川大的校歌,从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张澜所制“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聚精会神生大禹,近揆文教远奋武。 桓桓熊熊起西土,锵锵鸣凤叶东鲁。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到着名的政治学家萧公权撰作的“星辉井络,地雄巴蜀;山川秀毓,西南美焕……人尽其才,学成于志,文化启后承先;由精逮博,积知为用,润身立德希贤”,古香古色,倒也与川大贴切。今天的校歌,虽经反复斟酌,却久久难以出台,只有若干民间版本,倒也成了难解之迷。
川大之育人理念,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总理胡峻制定的“仰副国家、造就通才”,到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张澜提出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和培养“社会骨干、国家栋梁”,到谢和平校长时期的“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也确是一脉相承。
几十年前,川大就在反思“川大传统”。或曰:可以“朴实敦厚,勤敏向学”一语表之。
“川大精神”,国立川大黄季陆校长谓为“尊师重道,养成优良的学术风气;朴实敦厚,勇敢牺牲;自觉、自强、自治,蔚成国家大器”,卢铁城校长《刍议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一文可谓“川大精神”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现在,一般的说法是“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
这些本是川大文化之核心,只是若以吃饭或就业来看,关系不大,比较务虚,被世人所看轻。或许在五百年后,这些东西才会被那时的川大人所珍视吧。
上一页 | 下一页 |